半导体材料简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导体材料简介

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 ) 功能材料之一 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是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基础 发展经历: 第一代:硅(Si)、锗(Ge ) 第二代:III-V族化合物(GaAs, InP等) 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 II-VI族化合物等单晶(CdSe,ZnO等),IV-IV族化合物(SiC等) 主要用途: • p-n 结和晶体管 • 集成电路:采用氧化、光刻、扩散掺杂等工艺把晶体管、电阻、电 容等元件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封装成多脚的器件 • 半导体激光器 • 太阳能电池(光生伏特特性) 半导体历史 早在1930与1940年代,使用半导体制作固态放大器的想法就持续不 绝。 1938年:Robert Pohl 和 Rudolf Hilsch 用溴化钾晶体与钨丝做成了第 一个类似真空管的晶体管(操作频率只有1 Hz)。 1947年12 月23 日-晶体管诞生日,美国贝尔实验室 Bardeen 和 Brattain 使用点接触晶体管做出第一个语音放大器。 1952年4 月,西方电器、雷神(Raytheon) 、美国无线电(RCA)和通用 (GE)等公司,生产出商用的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 1954年5月,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成功开发出第一个 由Si 做成的晶体管。 1957年底,各界已制造出六百多种晶体管。开始应用到无线电、收 音机、电子计算器。 1958年,快捷半导体公司发展出平面工艺技术。 1960年,贝尔实验室实现了外延(epitaxy)技术,具备了成批次生产的 能力。 约翰·巴丁(John Bardeen ) (1908.5.23—1991.1.30)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 1908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麦迪逊; 193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1938-1941年,担任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 1941-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 1945-1951年,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 1951年,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教; 1947年、1972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科学成就: 1947年和同事布拉顿发明了半导体三极管,因此获得 1956 年诺贝尔物 理学奖;1957年,巴丁和库珀、施里弗共同创立了 BCS 理论,对超导电性 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他们三人也因此获得 197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特性 电阻率 L S RSρ L / σ 1 / ρ 导体:ρ 10-5 Ωcm 绝缘体:ρ 1010 Ωcm 半导体电阻率介于二者之间:纯硅(Si)的电阻率约为105 Ωcm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对下列条件非常敏感 杂质含量 环境温度 光照 电场 磁场 压力 为什么半导体材料有这些特殊的导电性能? 半导体材料这些独特的导电和光电特性是由其特殊的电子能带结构 决定的。 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 无能隙 导带 导带 禁带大的能隙5eV 导带 禁带小能隙~1eV 价带 价带 价带 金属 半导体 绝缘体 金属中存在大量电子,而且电子易于挣脱原子实的束缚,能带彼此交错并 重叠,以至于没有带隙(禁带),形成连续的能级分布。 半导体或绝缘体由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