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章《古代诗歌鉴赏》(苏教版).pptVIP

201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三章《古代诗歌鉴赏》(苏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高考对此项内容的考查,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概括内容主旨、分析思想情感、评价观点态度。 考点一 概括内容主旨 诗歌内容主旨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领会诗作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设问示例: 1.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 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4.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从中看出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解析:第一步,根据诗歌题材的不同,确定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二步,根据诗句描述的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送别时悲凉的心情。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例1】(2010·江苏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设题: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设题: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第一步:根据诗歌题材的不同,确定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这是一首怀古诗。第二步:根据诗句描述的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的情怀。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答案:这是一首怀古诗。简析: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和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表达了作者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的情怀。 概括内容主旨题答题模式 答题步骤: 1. 根据诗歌题材的不同,确定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送别贬谪诗、爱情怨女诗、边塞征戍诗、思乡怀人诗、山水田园诗等。 2. 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 作答形式是:“×句×联描写了(写了)……” 3. 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情感。作答形式是:“抒发了……”“寄寓了……”或“揭露了……” 考点二 鉴赏思想情感 鉴赏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题型Ⅰ 设问示例: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怎样理解和评价诗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二首(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设题:怎样理解和评价诗人的思想感情? 解析:第一步,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展现了什么场景。诗人抓住秋天“一鹤排云”这一别致的景观,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第二步,判断揭示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人以鹤自喻,抒发了热爱秋天的豪情和一种乐观高扬的气概和情操。第三步,站在一定的高度,对诗中所表现的情感的倾向性及社会意义进行客观的评价。本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