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泛论名解
总论名解
总论名解:
1、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体型微小、结构简单、代谢旺盛、繁殖快、易变异、种类多、众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 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组分,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经-1,4糖苷键连接间隔排列形成的多糖骨架,在N-乙酰胞壁酸上连接四肽侧链,肽链之间再由五肽交联桥联系,组成一个机械性很强的网状结构。
3、 LPS:脂多糖,又称细菌内毒素,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包括脂类A、核心多糖、寡糖重复单位三个组成部分。
4、 F质粒:携带致育因子基因的质粒,带有F质粒的细菌可生成性菌毛,称为F+菌或雄性菌,无此质粒。。。
5、 感染性核酸:用化学方法出去病毒衣壳蛋白后获取的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能增殖,具有感染性。
6、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7、 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8、 DIP:自身干扰现象。在同一病毒株中混有缺陷病毒,当与完整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完整病毒的增殖收到一直的现象
9、 感染: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对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在个体、细胞、分子等多个层面相互作用的生物学现象。
10、 传染: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外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
11、 毒力:微生物致病性的强弱。
12、 侵袭力:病原菌突破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包括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酶类等。
13、 毒素:含有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成分。
14、 细菌生物膜:以微菌落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有序性“社区“结构,可为不同种属的细菌共同形成。
15、 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流入血液,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
16、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是,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脏器,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
17、 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感染是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
18、 败血症:在机体防御功能大为减弱的情况下,病原菌不断侵入血流,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释放毒素,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高热、皮肤黏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
19、 菌血症:病原菌字局部病灶侵入血流并短暂停留,引起轻微症状,但不会在血流中大量生长繁殖。
20、 水平传播:病原菌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也包括从动物到动物再到人的传播。
21、 垂直传播:病原体从宿主的亲代到宿主的子代,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
22、 MIC: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整体免疫防御机制的重要部分。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及其他部位粘膜下的淋巴样组织。产生具有局部免疫效应的保护性免疫分子及siga。
23、 中和抗体:具有吸附穿入作用的病毒表面抗原所诱生的抗体。
24、 血液凝滞抗体:表面有血凝素的病毒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抑制血凝现象的抗体。
25、 补体结合抗体:有病毒内部抗原或表面非中和抗原所诱发,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性,蛋壳通过调理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润舒作用。用于诊断病毒性疾病。
26、 溶源性细菌: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27、 转座子:一类在细菌染色体、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的遗传成分,是基因组中一段具有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转座作用主要依赖自身合成的特异性转座酶。
28、 突变:细菌的基因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是DNA序列的永久性变化。
29、 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基因片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获得了供体菌部分遗传特性。
30、 接合:两个 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进行基因转移的过程。
31、 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后者基因改变的过程。
32、 普遍性转导:当溶原状态的前噬菌体转入溶菌周期是,将细菌的DNA误作为噬菌体的DNA包入头部蛋白衣壳内,党裂解细菌后,释放出来的噬菌体通过感染易感细菌则可将供体的DNA携带进入受体菌内并进行重组。
33、 局限性转导:仅为特殊局限的一部分细菌DNA能被转导。党温和噬菌体进入溶原期时,以前噬菌体形式整合与细菌染色体的一个部位,当其受激活或自发进入裂解期是,如果该噬菌体DNA在脱离细菌染色体时发生偏离,则仅为与前噬菌体邻近的细菌染色体DNA有可能被包装如噬菌体蛋白衣壳内。因此局限性转导噬菌体所携带的细菌基因只限于插入部位的基因。
34、 溶原性转换: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是,噬菌体作为供体,其基因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能决定细菌的某些特性。
35、 基因重组: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是,产生具有两个亲代特性的可遗传的子代的过程。
3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届浙江省浙北名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 数学课堂中错题本的使用效果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土木工程施工——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ppt VIP
- 2024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综合题).docx VIP
- 全国高考高校体育单招考试必备重点英语单词(复习必背).docx
- 浙江省浙北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 第五章 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与茶叶安全生产(2学时).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物理押题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