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沼养殖模式简
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简介 一、养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二、沼气工程三、畜禽养殖-沼气工程结合养殖模式 四、产生效果 五、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六、与国外的差距 七、建议 一、养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1、养殖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所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2000年我国每年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 19 亿 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2.4 倍,其中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0%,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量之和,其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1、养殖污染现状 一头(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畜禽养殖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物排放场。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测定,一个万只养鸡场 年产粪便360吨,一个百头养牛场年产粪便680吨,一个千头养猪场年产粪便达2000吨以上。(张桂花等,2007) 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在全国23个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全国9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畜禽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 2、养殖造成的危害 污染空气和土壤。 水体污染。 传播人畜共患病。 影响畜禽的自身生长。 3、国家的政策 2001年,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 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 2002年制定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596-2001) 要求对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实施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实施沼气工程 3、污染治理的措施 畜禽养殖场应选择在远离村庄、城区、居民点的地方,并对畜禽粪便实行干湿分离。 对粪便进行干燥除臭。 用作有机肥料。 作为饲料资源重新加以利用。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与发展沼气工程结合起来。这是最有效的也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 二、沼气工程 1、国家的发展思路 实施沼气工程,解决农村能源。 实施沼气工程,建设生态家园。 实施沼气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施沼气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施沼气工程,解决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废物循环利用。 二、沼气工程 2、国家政策 2002年,中央2号文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六小工程”。 2003年,中央决定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十一五”规划,从2006年起,将大幅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普及户用沼气。 2006年~2009年连续4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要“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 二、沼气工程 3、作用 生产清洁能源—高效、可再生能源 治理环境污染—处理粪便、垃圾、有机废水、废渣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利用、改善生产条件 形成新的产业—设计、施工、副产品生产销售、配套设备加工 二、沼气工程 4、沼气 4.1 概念:一种可燃气体 主要成份: 甲烷CH4 55-65% 二氧化碳CO2 30-40% 少量H2S,CO,H2,O2等 4.2 产生—分解发酵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CH4和CO2 。 发酵过程是五种细菌参与的活动—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菌、耗氢产乙酸菌、食氢产甲烷菌、食乙酸产甲烷菌 沼气发酵的条件—发酵原料、厌氧活性污泥、温度、酸碱度、负荷营养物质、搅拌等。 二、沼气工程 5、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五部分:原料的收集;原料的预处理;消化器(沼气池);出料的后处理;沼气的净化、储存和输配。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集约化畜禽场沼气工程 利用粪便制取沼气的全套工程设施 ,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净化及输配、发酵残留物后处理以及工艺流程的控制、监测五个部分组成。 (顾树华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 (成都大唐人沼气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西子畜牧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 项目简介: 时间:建于1997年 技术: UASB+SBR 容积:500立方米 总投资: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