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宪法1
SPLS Templates SPLS Templates 一、宪法的涵义 宪法(Constitution)渊于拉丁语,本意是组织、确立、结构之意。 古希腊:宪法是法律的一种,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各个城邦的法律分为宪法和普通法律。 古罗马:宪法或宪令指罗马皇帝颁布的诏书、谕旨、赦令等。 欧洲中世纪:宪法则指体现国王同领主、僧侣、贵族之间关系的法律。 2.中国历史上“宪法”一词的含义 赏善惩恶,国之宪法。 ——《国语》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 ——《尚书》 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管子》 悬法以示人曰宪,从害省,从心从目,观于法象,使人晓然知不善之害,接于目,怵于心,凛乎不可犯也。 ——《康熙字典》 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宪法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宪政运动和近代意义的宪法始于英国,故英国有“宪政之母”的美誉。 英国是一个不成文宪法的国家,在法律表现形式上没有一部完整、统一的宪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 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18年苏俄宪法。 二、宪法的原则(P.52) 人民主权原则 基本人权原则 法制(治)原则 分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1.晚清立宪运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北洋军政府时期的宪法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法 四部宪法的结构比较 54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5个部分,共106条 75宪法:30条 78宪法:60条 82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5个部分构成,共138条 四、82宪法的主要内容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1-32)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3–56) 第三章 国家机构 (57–135)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36–138) (一)序言 普通法律一般无序言,宪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一般有序言。 虽非宪法之必要内容,却为成文宪法之传统。 长短很不一致;从形式上看,一般不是条文式的。 内容通常包括阐明制宪的目的、人民的信念和理想,国家的最基本原则,简述国家的历史,表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繁荣的愿望等。 我国宪法一直把序言列为重要内容。现行宪法序言有13个自然段,约1800字(五四宪法序言6段900多字),具体有以下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7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13自然段) 序言是什么性质的,有没有法律效力?一直是个有争议的宪法理论问题。 观点一:序言是宪法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 观点二:序言虽是宪法的一部分,但无法律效力 (二)总纲 总纲是中国宪法结构的一种表述,类似的内容在大部分国家的宪法中都有规定。 从制宪技术的角度看,把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原则在总纲中作概括性规定,使宪法能更完整地表达立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一些其他需要规定的重要内容。 从形式看,总纲的规定更具规范性,常以条文的方式呈现,而序言则鲜有条文的形式出现;从内容看,总纲规定的是原则,而序言规定的是思想和理念。 总纲与宪法正文其他部分比,又有以下特点: 原则性、概括性、纲领性 总纲的内容(第1-32条)概括起来主要是确立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及其基本原则: (1)规定国家制度。国体;政体;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活动的根本原则 (2)规定社会经济制度。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国家组织、管理经济的原则 (3)规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现代社会,宪法的作用主要体现了两种价值取向: 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在宪法中规定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核心。制定宪法的目的主要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列宁说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1)平等权 第一,所有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 第二,国家平等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违法犯罪行为,同等施加处罚,不得因人而异; 第三,任何人都不得有宪法和法律以外的特权。 宪法对“平等权”的规定 指公民依法享有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指公民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