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 西安市儿童医院血液科 刘安生 概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sis IM)是一种由Epstein-Barr病毒(EB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特征: 发热; 咽峡炎; 肝、脾、淋巴结肿大; 外周血:WBC↑、L↑、异淋增多; 血清中:EBV-DNR(+)、EBV-Ig(+)等。 流行病学 带毒者:病后或隐性感染者; 途径:主要是经口的密切接触或飞沫传播,血液传播,偶见性接触传播; 潜伏期:2~4周或更长; 感染率:非洲--2岁时81%; 美国--2岁时25%-40%; 1978年,广西--5岁时>90%; 1987年,上海--6岁时>80.98%。 发病机制(一) EBV的宿主细胞:成熟B细胞及某些上皮细胞(CD21); EBV→口咽部上皮细胞(CD21)→淋巴组织→CD21 →B细胞↑→分布全身→T细胞(CD8)↑及体液免疫反应;在血液和淋巴结中消灭B细胞(带病毒)↓→产生症状。T细胞↓→症状逐渐消失。记忆细胞、毒性细胞及免疫抗体一起控制B细胞(带病毒)→终身亚临床感染自身平衡状态。 异淋细胞:大量的CD34细胞、辅助细胞和NK细胞。 发病机制(二) 抗体:特异性抗体、嗜异性抗体和自身抗体 特异性抗体:抗EB核抗原(EBNV)抗体、抗早期抗原(EA)抗体、抗病毒壳蛋白抗原(VCA)抗体、抗膜抗原(MA)抗体; VCA-IgM:病初出现,第1、2周最高,持续2~3月。 临床表现(一) 可分为潜伏期(2~4周,一般4~15天)、前驱期(4~5)、腺肿期和恢复期; 发热:不规则热,1~3周,少数3~4月; 咽峡炎:咽峡部、扁桃体肿大充血、溃疡,可见厚霜样渗出或伪膜形成; 淋巴结肿大:本病主要表现之一,全身受累,以颈后三角区最常见; 临床表现(二) 肝、脾肿大:20~60%肝大,多伴一种或多种肝功能异常,<10%有黄疸。30~65%脾肿大; 皮肤和黏膜:<20%出现皮疹,如丘疹、斑丘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25%在软硬腭交界处有针尖样小出血点。眼结合膜充血; 幼儿有眶周水肿; 临床表现(三) 消化道症状: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 神经系统症状:脑膜炎、外周神经炎(面神经瘫痪、多发性神经炎); 其它:间质性肺炎、心肌炎、心包炎、肾炎等; 实验室检查 血象:中度增加,10.0~20.0×109/L,也可>60.0 ×109/L或正常、减少,单个核细胞增高(>60%),异淋>10%可考虑诊断,≥20%可确诊,亦可达60%-90%。异淋一般:2~5天出现,7~10天达高峰,分为三型: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 骨髓:淋巴细胞增多或正常,可见异淋,原淋细胞不增多,组织细胞可增生。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①嗜异凝集试验>1︰56为阳性;②EBV-Ig的检测:VCA-IgM(+) 约85%; EBV-DNA检测或EBV分离; 其他:肝功能,尿、粪、脑脊液常规,心电图,胸片等; 诊断 临床表现;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 EBV-Ig或EBV-DNA; 小儿IM的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 1、? 发热; 2、? 咽炎、扁桃体炎; 3、? 颈部淋巴结肿大(1cm以上); 4、? 肝脏肿大(4岁以下:2Ccm以上;4岁以上:可触及); 5、? 脾脏肿大(可触及)。 血象检查 1、WBC分类L≥50%以上或L总数≥10.0×109/L; 2、异淋大于≥20%以上或异淋总数≥1.0×109/L; EB病毒抗体检查 急性期EBNA抗体阴性;以下1项阳性 1、VCA-IgM抗体初期阳性,以后转阴; 2、双份血清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3、EA抗体一过性升高; 4、VCA-IgG抗体初期阳性;EBNA抗体以后转阳; 特殊问题(一) Duncan综合症:是一种性遗传性免疫缺陷病,也叫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症(XLP),患者对EBV先天性免疫缺陷,平均6岁发病,表现为:高热、WBC↑、异淋↑、肝功异、常见淡红色斑丘疹。病程中病情进行性加重,多死于肝损害。分为四型: 致死性传单: 伴淋巴瘤的传单: 伴免疫缺陷的传单: 淋巴瘤: 机理 XLP的染色体位点:Xq25; 相关基因:SPA/SH2D1A; 合成蛋白质:SPA/SH2D1A; 基因功能:参与SLAM(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ng molecule)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活化。 Arico M.el. Boold,2001,97:113-1113 机理 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活化分子相关蛋白(SPA)与P21活化激酶互换因子(PIX)相互作用,从而促进PIX的募集并使其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细胞中的SAP过度表达与钙离子信号一起,对激活T细胞的核因子(NFAT)有协同活化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