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课件,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精要
五四前 婚姻习俗的变化 清末传统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1.自由恋爱2.订婚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3.会亲(即订婚)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 6.过妆(送嫁妆)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新式婚姻在思想观念和礼仪方面的进步之处。 清末人们作揖的一种姿势,将双手举到额头前面,以示对别人的尊重。 晚清妇女的坐相,双脚必须并拢,双手合放在膝上。 见面礼: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礼节上的尊卑观念逐渐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所以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50年代 流行“列宁装”和“布拉基” “布拉基”是俄语音译,即连衣裙。这种款式健康活泼,不做作,流行了很久,以至于现在许多中年妇女夏季的裙装还是这种稍加变化的布拉基。 工装背带裤是新时尚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衣服都以蓝灰色为主调,被称为“蓝色的海洋”。 60和70年代蓝黑装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 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 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 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中国服饰 防寒保暖 美观 时尚个性 现代服装 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 粮票、布票和油票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拥挤的住房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政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娱 乐 休闲旅游 革除陋习、《婚姻法》、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凯旋归来 再 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化(1840—1949) 1.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2.影响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 3.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 4.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影响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949— ) 1.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2.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 1.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1840—1949) 变化主要在城市,近代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闭塞状态,传统生活习俗沿袭下来。 (1)物质生活:衣:食:住: (2)社会习俗: 衣: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渐入百姓生活 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受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旗袍、学生装流行鸦片战争后西餐馆、面包房、咖啡馆出现, 食: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住: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建筑在通商口岸增多 社会习俗: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采用新式社交礼仪、新称呼;采用西方历法,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1)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逐渐传入中国; (2)中国政府推行各种改革,如清末“新政”、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措施,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西方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深刻的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近代化也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2. 影响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 3.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 (1)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2)经历了一个由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pdf VIP
- 2025年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申请书(模板).docx VIP
- 《新媒体营销基础》课件——新媒体营销概述.pptx VIP
- 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流程图.pdf VIP
- 2024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200MWh储能电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VIP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流程管理(6版).doc VIP
- 2015-2020年一建历年真题-水利.pdf VIP
- 平行文本在翻译中的运用.ppt VIP
- 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5年市场展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