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在万里茶道中地位与品牌复兴路径选择.docVIP

湖北在万里茶道中地位与品牌复兴路径选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在万里茶道中地位与品牌复兴路径选择

湖北在万里茶道中的地位与品牌复兴的路径选择   [摘 要] 湖北是万里茶道上重要的省份,拥有武汉、赤壁和襄阳3座节点城市。复兴万里茶道,是重塑湖北品牌的机遇。湖北应积极推动南北走向的万里茶道与东西走向的“一带一路”对接,积极推动纵向万里茶道文化带与横向长江文化带的整合,形成“十”字联动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湖北茶产业的历史优势,协同创新,推动形成“万里茶道+”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实现茶业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 [关键词] 万里茶道;品牌复兴;路径 [中图分类号] G122,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016-09 万里茶道是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茶叶贸易为主,联结中国、蒙古和俄国的一条著名商道。它是中国茶叶陆路外销的重要通道,也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更是继丝绸之路后广泛联系亚洲和欧洲的交通、文化交流要道[1]。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动下,湖北积极复兴万里茶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省级战略与国家战略的深入融合,对促进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具有现实意义 一、万里茶道的历史文化解读 茶叶起源于中国。饮茶之风,始于唐,兴盛于宋,从10世纪到13世纪,巨大规模的茶叶贸易推动了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2] 22。16世纪,东印度公司开始从澳门收购武夷等地的茶叶,通过海路输往欧洲。1618年,明神宗派遣使臣携带数箱茶叶,历经18个月的艰苦路程,抵达俄国赠送沙皇,企图用茶叶交换其他货物[3] 483。此后随着茶叶贸易的深入,至17世纪晚期,茶叶逐渐成为了俄罗斯乃至欧洲日常生活的必备饮品 当时中国茶叶运到西方有两条主要路径:一条向南,由中国南部贸易港口沿海路运到欧洲;另一条向北,由陆路穿越蒙古到达俄罗斯,并转运它地。向北的万里茶道又称茶叶之路,全长1.3万公里,跨越中蒙俄三国,是一条多起点、多终点,且在不同时期先后兴起、呈网状分布的商贸与人文交流通道[4]。该路线早期由晋商主导,后期由俄商主导。国内段从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收集茶叶运往湖北汉口;再由汉口起运,走汉江、过襄阳、经社旗、渡孟津、穿太行、抵祁县和榆次、过雁门关、至张家口,并向北延伸至呼和浩特或二连浩特。国外段穿越蒙古扎门乌德、赛音山达、乌兰巴托、苏赫巴托尔,抵达蒙俄边境通商口岸恰克图。进入俄罗斯后再由东向西,横穿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最终抵达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其间在某些节点城镇还有分支路线进行着茶叶商贸活动 万里茶道是长距离、多种交通手段合作联运的商贸、文化和传播的共享线路典范,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珍贵性。途经的20余座重要的节点城市,留下了包括商贸会馆、茶树茶园、茶厂作坊、码头港口、桥梁道路、宗教场所等物质文化遗产及饮茶习俗、茶叶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影响着世人,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二、湖北在万里茶道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在万里茶道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湖北在万里茶道中的地位与作用重要而特殊。湖北万里茶道品牌资源丰富,拥有近代中国茶叶贸易重镇――武汉、输俄砖茶产地――赤壁及汉水运茶中枢――襄阳3座重要节点城市 (一)汉口是茶叶交易、加工、金融中心和近代制茶工业的起点 汉口地理位置优越、九省通衢,区位优势决定了汉口在近代茶叶贸易的地位。尤其是19世纪,汉口茶业的巨大份额不仅带动了湖北及周边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贸易、金融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茶叶的转运、集散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 汉口是湖南安化、湖北羊楼洞、安徽祁门、江西宁州等茶源产地的转运中心,是长江中下游茶叶汇集并重新分配的集散中心。湖南茶通过岳州运到汉口,湖北茶通过杨辛河、咸河、白港河运到汉口,安徽茶通过九江和鄱阳湖运进汉口。历史上,早在唐代,武汉地区就存在着面向国内流通的茶叶市场[5] 4。宋代,茶商在汉口将湖广各地的茶叶集中运往张家口,并与蒙古展开了茶马交易。到17世纪,湖广茶经汉口贩运到蒙古和俄国的亚洲区域。俄国茶商特别看重汉口的茶市,他们将汉口周边的茶叶汇集于此,再送至俄国并分销,以获得巨大利润。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汉口占据了茶叶贸易的中心地位,由此,它在国内贸易中的作用由运输中转地转变为区域集散中心,并保持到20世纪初[6] 52-53 开埠后汉口成为中国主要的国际贸易城市,茶叶成为汉口面向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7] 72。江汉关的海关报告记载了当时汉口茶叶的巨大贸易金额,1871年至1890年,每年出口茶叶达200万担以上,中国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则占国内茶叶出口总量的60%[8] 313。随着集聚效应的增加,而且占据茶叶贸易的中心地位,西方人开始重视汉口[7] 7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