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2012年4.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央视网评2012年4

小步快走、民生为先体现司法改革的中国智慧 特约评论员 沈彬 2012年10月10日 07:00 相关新闻: 姜伟:不是某个司法机关或主管部门就能主导中国的司法改革 姜伟:司法改革是系统工程 通过制度完善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司法改革兼顾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 中国积极稳妥务实地推动司法改革 自中共十五大提出司法改革的要求,已过15年;如果从200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司法改革报告时算起,也过了近四年时间。这次《白皮书》是此轮司法改革的阶段性总结。 这一轮司法改革,有着一个从“司法专业主义”向“司法为民”的政策微调。以2002年施行国家司法考试,统一法官、检察官和律师门槛为标志,司法专业主义的改革高歌猛进。但司法专业主义带来的司法成本高昂、程序繁琐等弊端也日益突显,特别是不少底层群众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这一轮司法改革,正试图以“司法为民”化解这些问题。 姜伟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司法领域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期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等三方面的矛盾。正如姜伟所说的:对中国的问题,只能用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方法解决,不能对外国的经验照搬照抄。以“中国智慧”解决中国的法治问题,是这一轮司法改革的价值品质,既吸收外国经验,又立足于本土实践,在司法专业主义与司法便民之间形成微妙的平衡。 此次《白皮书》分为五部分,其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包括规范司法过程)、加强人权保障、践行司法为民,正是这轮司法改革的亮点所在。 以司法为民来说,这是此轮司法改革着墨颇多的地方。首先,加强基层司法机构建设。各地基层人民法院对其派出的人民法庭进行了恢复、新建和调整,并推行人民法庭直接立案机制。第二,在各诉讼领域实行案件繁简分流,推进小额诉讼制度改革;把有效的资源集中到重大、复杂案件上。第三,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体系;第四,降低诉讼门槛,比如2006年出台了《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大幅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 这些改革看似没有那么“大刀阔斧”,却是“润物细无声”,方便了百姓打官司,或者用其它方式解决矛盾,避免百姓打官司,这是“司法民生”的体现。 其二,除了“民生”品质,这次司法改革还体现在稳健、渐进上。姜伟明确表示,司法改革就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因为司法改革必然对现行法制有突破,中国改革已经开展了30多年,不可能回到改革之初的“草莽时代”,允许地方任意“闯”,特别是在司法这个严肃领域。这决定了司法改革需要自上而下、需要顶层设计。但也不能就此认为改革是“保守”的,因为中央明确“尊重基层一线的首创精神,倡导各地对不涉及现行法律修改的事项进行探索、创新”。这是有松有紧、小步快走、顶层制约的司法改革。 其三,即便是在这种稳健的基调下,中国的司法改革还是有相当喜人的步子,以今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来说,明确引进法治国家通行的“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标准;排除非法证据、审讯时录像、讯问限制于看守所内,以及将辩护律师的介入从审查起诉阶段提前到侦查阶段等等机制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这一轮改革中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比如个别法院为了突出“调解”,拒不立案、以调代判、久调不判,导致“立案难”等问题突出。这些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改革中解决。此外,《白皮书》对于劳教改革未加涉及,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好在姜伟表示:“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正研究具体改革方案”。 中国的大国现实决定,中国不能照搬外国现成的制度,但如何“把全人类科学的司法经验和理念,转化为和谐有序的中国司法实践”,却需要“中国智慧”。司法改革保持小步快走、盈科而进,不走岔路,更不走回头路,就能给中国法治一个上升的阶梯。 泼漆纪念碑是假爱国真无知 本网评论员 2012年10月09日 07:00 相关新闻: 西安日遣唐使石碑被涂油漆 碑文现“拆”字 日媒称领土纠纷日本已处弱势 日外相欲拉拢台湾 经过一个国庆长假,有关钓鱼岛的讨论似乎渐渐淡出,而位于西安兴庆公园内的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却把我们重复谈了几次的“反日爱国”话题再次拉回到公众的视线。根据环球网的报道,7日凌晨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被人涂抹上了油漆,碑文部分还可隐见“拆”字。 有媒体猜测此事与钓鱼岛争端有关,而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能明白,这座石碑实际上是“无辜的”。 阿倍仲麻吕是谁?这座碑又是为何而建?或许当事人在泼漆之前并没有去深究。日本大化革新后,日本人学习唐朝先进文化的热情极高。作为赴唐留学生的代表人物之一,仲麻吕与我盛唐时期的李白、王维等文化名人有着密切交往。1979年,西安市与日本奈良市结为友好城市,碑由此而立,碑身上刻李白和仲麻吕的诗作,文化内涵丰富。其背后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更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