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社会风险放大效应探讨
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研究 〔摘要〕网络搭建的“场域”成为社会风险的“放大站”,本研究旨在描述网络传播与社会风险放大之间的关系。在区分网络与媒体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特征与放大效应的关系。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探讨社会风险本身就会产生的社会效应。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分析网络对社会风险的传播衍生出的次生危害。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假设前提下,提出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的模型。需要理性应对网络在社会风险中产生的放大效应
〔关键词〕网络;媒介;媒体;新媒体;传播;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网民;政府;公共卫生事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8.003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8-0014-07
〔Abstract〕Network builds a new“field”,which becomes a amplification station of social risk.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risk amplification.On the basis of distinguishing the concept of network and media,it analyse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Based on the public health events,the social effects caused by social risks itself were discussed.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the secondary hazards derived from the network to the social risks were analyzed.Based on assum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society and real society,a model of the social risk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the network was proposed.Rational attitudes and responses to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the network in the social risk were necessary.
〔Key words〕network;media;newmedia;communication;social risk;amplification effect;netizens;government;public health emergency
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不明的与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社会的主宰力量[1](Ulrich Beck,1986)。现代社会运用科技手段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产生和遗留了“潜在的副作用”,当副作用变得显而易见,并将社会置于无法逃避的结构情境时,“风险社会”登上历史舞台。现代社会已步入“风险社会”,天灾人祸发生与传播的情景与贝克的“风险社会”描述相似
网络已成为现代人获取风险信息、了解风险社会的重要“场域”。网络并非仅仅是社会风险传播的“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一系列作用无形地重构了社会风险。人们的“主观现实”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受媒体提供的“象征性现实”的影响与左右,往往会与“客观现实”产生偏移,成为一种“拟态现实”[2](李普曼,1922)。网络中关于社会风险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其直觉判断与认知,也会造成公众过分关注,引起公众对风险的“夸大的恐惧”
可将上述现象归纳为:将局部小范围的微量的社会风险信息输入到网络这个复杂的系统中,经过系列非线性的传播,通过多元要素的交互作用,产生巨大的、轰动的、过分的社会影响。本研究将其界定为“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通过分析“网络的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生成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后果,旨在深化关于“网络”与“社会风险”之间关系的认识
1研究现状评价
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风险、风险事件及两者特征通过风险信号(形象、信号和符号)被刻画出来;风险信号又以强化或弱化对风险及其可控性的认知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XX50108-2008正文精华版.doc VIP
- 颞下颌关节.ppt VIP
- 第12课《班级电子纪念册设计》课件共16页.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pdf
- 某企业人才盘点项目启动会.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及新质课堂建设课件.pptx VIP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洞察及全球趋势展望报告.pdf VIP
- 133附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量支付管理细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