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模型)2010版shangchuan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作业 P67: 2-1 (5) (7) 复习高数中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衰减定理 P26 小结 熟记 教材附录A 的前十个变换与反变换 熟记 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熟记 拉氏反变换的解题方法和求解微分方程的步骤 作业 P68: 2-3 (1) (2) 课后作业: P70 2- 9 (c) ,(e) 2-10(b) , P71 2-11(b) , 2-12(a) 课后作业: P69: 2-7; P72: 2-15 (要求用等效变换方法做) 预习 梅逊公式 复习:由系统方框图求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 课后作业: P69: 2-6(b); P70: 2-8 (要求用梅逊公式方法做) [例2] - - k2 Θo(s) - k1 Θi(s) Θi(s) - - k2 Θo(s) - k1 1、利用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求系统传递函数 §2-5 系统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 - - k2 Θo(s) - k1 Θi(s) 或 [例3] KA Ua(s) Θi(s) △U(s) MN(s) Θo(s) Θm(s) §2-5 系统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 1、利用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求系统传递函数 求解输入为Θi(s) 的传递函数时,将忽略MN(s)的作用,可视为零。 §2-5 系统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 1、利用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求系统传递函数 [例3] KA Ua(s) Θi(s) △U(s) MN(s) Θo(s) Θm(s) 求输入为MN(s)的传递函数时 KA Θi(s) △U(s) MN(s) Θo(s) Θm(s) Ua (s) §2-5 系统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和梅逊公式 1、利用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求系统传递函数 [例4] 参见教材P45的例2-19(略) KA Θi(s) △U(s) MN(s) Θo(s) Θm(s) Ua (s) 求解输入为MN(s) 的传递函数时,将忽略Θi(s)的作用,可视为零。 ⑤电阻、电感、电容元件(并联)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2-3 传递函数 i iR R iL L iC C u u1 u2 R C i ⑥ 无源电子网络之一 —— RC无源滤波网络 U1(s) R 1/Cs I(s) U2(s) 时域电路模型 变为S域模型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S域模型法 §2-3 传递函数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u1 u2 i1 i2 R1 R2 C1 C2 uc1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2-3 传递函数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U1(s) U2(s) U1(s) U2(s) ⑦ 无源电子网络之二 [思考]是否可把此电路看成是两个独立的RC滤波网络的连接,而直接由各自电路的微分方程得出整个电路的微分方程呢?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⑦ 无源电子网络之二 §2-3 传递函数 u1 u2 i1 i2 R1 R2 C1 C2 uc1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注意负载效应问题! §2-3 传递函数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⑦ 无源电子网络之二 u1 u2 i1 i2 R1 R2 C1 C2 uc1 u1 u2 R1 i2 隔离放大器的K=1 i1 R2 C1 C2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由于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非常高,在分析处于线性状态运放时, 1、可以把两输入端视为等效开路,这一特性称为虚假开路,简称虚断。 2、可把两输入端视为等电位,这一特性称为虚假短路,简称虚短。如将运放的同相端接地U+=0,则U-=0,即反相端是一 个不接“地”的“地”,称为“虚地” - + R1 R2 R2 R3 u1 u2 C i ⑧ 有源电子网络 u0 A B U1(s) U2(s) §2-3 传递函数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S域模型法 ⑨(随动系统中的)角差传感器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2-3 传递函数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ML L ⑨(随动系统中的)角差传感器 Θi(s) Θo (s) △U(s) 2. 典型机电元部件传递函数中的典型环节 +Us +Us θs θs θi θo △u §2-3 传递函数 二、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Θi(s) 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UGNX 概述.ppt
- 第21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ppt
- 第2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doc
- 第1章 习题参考谜底.doc
- 第1章 线性规划2-对偶理论1.ppt
- 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 钠及其化合物.ppt
- 第2章 1、2.ppt
- 第2章UGNX基本功能介绍.ppt
- 第20章 电磁感应.ppt
- 第1课_孔子与老子1.ppt
- 2025年生物制药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优化方案及成本控制策略报告.docx
- 2024通信工程师考试预测复习【模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生物制药企业生产工艺优化路径及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4通信工程师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生物制药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ocx
- 2025年生物制药企业生产流程再造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docx
- 2024通信工程师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2024通信工程师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4通信工程师考试通关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2024通信工程师考试通关题库(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