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汇总解读

工程建设质量通病剖析(土建)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加大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力度。上海市保障性住宅发展中心、上海闵行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上海城建集团等单位委托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对在建工程质量巡查工作。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奉贤区建交委、浦东新区、闵行区、松江区、杨浦区等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委托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协助作为分户验收抽检复核机构展开分户验收抽检复核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工作积累,将各分部分项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了汇总,具体如下: 一、基坑与围护 1、深基坑专家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整改要求或建议落实或整改不到位。 2、基坑围护水泥搅拌桩施工,其水泥浆搅拌配比表未见,水泥浆比重测试仪、测试记录都沒有,工人随意添加料搅拌,影响搅拌桩桩身质量。 3、采用w工法桩的工字钢插入偏位、垂直偏差较大。 4、基坑位移监测不到位或监测报警的不报设计单位处理。 二、 钢筋分项 1、灌注桩钢筋笼的环形箍筋与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和加肋箍连接采用点焊或焊缝不饱满,影响连接强度,且在端部未按要求进行加密箍处理。 2、地下室外墙、楼层面预留洞处未按设计图纸和标准图集要求设置相应的钢筋加强措施或加强措施不符合图集要求。 3、地下室外墙迎水面保护层内钢筋网片与外墙板钢筋绑在一起,起不到迎水面钢筋保护层防裂效果。 4、外墙竖向钢筋端部长度偏短,未伸入顶板内或锚固长度偏短 5、底板、楼层板、剪力墙纵横向钢筋交接部位固定绑扎点存在跳漏扎现象较多。 6、剪力墙端部水平筋锚固长度偏短。 7、剪力墙、暗柱水平拉筋漏设,已设拉筋的间距偏大;部分剪力墙拉钩未按要求梅花型设置,而设置在同一水平筋上。 8框架梁柱相交范围内箍筋未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无箍筋或未按要求加密箍筋:梁纵向受力钢筋接头未设置在受力最小部位。 9、主次梁相交处加密箍筋未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加密箍筋漏加、少加和间距偏大;吊筋绑扎位置不符要求。 10、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偏位,采用严禁的加热方法校正。 11、梁柱钢筋机械连接部位的丝口偏短、未按要求外露2至3丝。 12、电渣压力焊钢筋接口偏位、溶液不饱满、接头未错位等。 13、框架梁上下面纵向受力(两排)钢筋的净距偏小,有的直接两排筋并在一起,与箍筋也不绑扎。 14、梁内按要求设置的腰筋位置不符或腰筋间距不均、梁内腰筋未用拉钩固定,而是直接用铁丝绑扎固定。 15、墙板、框架柱钢筋保护层垫块漏放,造成钢筋一侧紧贴模板,另一侧保护层偏大。 16、剪力墙、框架柱第一根起步水平筋或箍筋距地面大于5cm。 17、楼梯梯段施工缝留设在根部,未见相应设计加强书面资料和措施;且双排筋并在一起或之间偏小,造成该处范围内上下面保护层偏大:梯段宽度两端部第一拫钢筯距板端头大于5 cm。 18、楼面板筋在外墙四周未按要求每个相交点绑扎;外墙大角放射筯漏设、少设。 19、箍筋加工末端未做135°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偏短,达不到箍筋直径的10倍长度。 三、 混凝土分项 1、地下室混凝土墙板、顶板表面和对撬螺丝孔处出现裂缝或渗水现象较多;后浇带、予埋出墙套管处、底板导墙根部及消防门框四周渗水。 2、楼层砼板裂缝、渗水、下挠。 3、混凝土震捣不密实,表面蜂窝、水孔、水裂纹,漏震引起孔洞、露筋。 4、剪力墙、柱根部模板接缝处等漏浆麻面、俗称”烂根” 。 5、剪力墙、柱爆模、弯曲不平整、截面尺寸偏小、粘模、起皮等;接搓处偏位现象;楼梯施工缝夹渣。 6、墙、柱、粱阳角几何尺寸不方正,粱底不水平下挠或上翘等现象 7、屋面砼女儿墙裂缝、根部蜂窝露筋等。 四、砌筑体砌筑及构造柱 1、墙体砌筑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存在混砌现象。 2、砌体砌筑砂浆不饱满、或头缝无砂浆、內外透亮,水平灰缝弯曲、不水平,水平灰缝厚度、头缝宽度大小不一(加气块水平灰缝为15mm、竖向灰缝为20mm,水泥砖为8mm~12mm;砂加气块粘结剂砌筑灰缝厚度为2mm~3mm)(上海规范)。 3、填充墙顶部与梁底之间留设间隙偏小,不便于后期填嵌或已填嵌部位出现裂缝。 4、墙体砌筑需留槎砌筑时,留槎处未设拉结筋,还发现留有不充许的”阴搓” 型式。 5、种植拉结筋漏设或松动、或间隔大于规范规定要求,种植拉结筋长度偏短,端头漏做90度锚弯。 6、构造柱马牙槎留设未做到“先退后进” 、且有垂直控制偏差较大现象。 7、构造柱主筋偏位、上下钢筋绑接倍数偏少、连接部位箍筋不加密、构造柱拉结筋末端未做锚弯。 8、门窗洞口部位未按要求设置预埋砼砖或砼砖的设置间距有误。 9、门洞部位预制过梁端部搁置长度偏短现象较多、达不到规范规定要求大于24 cm要求。L型五寸墙门洞过梁未采用现浇方法。 10、填充墙预留洞宽度大于300mm的上部未按要求设置过梁。 11外墙砌筑体自由端部位未按抗震规范要求设置构造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