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荀子的思想 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三、道家、法家和墨家 (2)庄子——战国时期 思想主张: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 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 思想主张: (1)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 (2)以法治国 意义: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1)兼爱 (2)非攻 (3)尚贤 * 复习检查: 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 2、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4、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讨论:孔子的思想主张会被当时的统治 者采纳吗?为什么? 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 主张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能适应当时诸侯争霸,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 通过阅读史料,概括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1:有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 “仁政”思想 民贵君轻 “性善论” 孟子的思想 “仁义”“王道”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史料2:有关荀子的思想 荀子曰:“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 仁者不为也。”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曰:“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时 期 人性论 民本 思想 仁的 思想 荀子 孟子 孔子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 战国 战国 创立儒家学派 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 1、道家 (1)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 生活在春秋晚期 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 B、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C、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守株待兔 请思考:韩非子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知识点拔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 D.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 3.“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 5.下列观点属于孟子提出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6.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 7 .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核心是 A.人民比统治者更加高贵 B.必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C.应当减轻剥削和压迫 D.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8.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