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籍中汲取传统人文养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典籍中汲取传统人文养料`

从典籍中汲取传统人文养料   日常人际交往,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有一个表达与理解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弄懂人家的意思自然是理解。一般的言语应对,彼此容易达成默契,如果要给人家讲一通道理,还想让人家接受自己的主张,那就不太容易 首先,需要挑好交谈对象。孔子就明白这一点,谆谆告诫我们:“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可以谈的人不去跟人家谈,错失了一个人物;不可以谈的人却要跟人家谈,就浪费了言语。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孔子不喜欢阳货的为人,“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同馈,赠送)孔子豚(蒸熟的小猪)。孔子时(打探)其亡(出门)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路)。(阳货)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阳货)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阳货又)曰:不可。――好从事(做官)而亟(屡屡)失时(机会),可谓知(聪明)乎?(阳货还)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好啊);吾将仕矣。”对阳货,孔子躲不过去,只好周旋敷衍。可以想见,孔子和阳货这两个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站在一起说话,实在难以指望彼此交心、掏心掏肺。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其次,说话人要会讲道理。这一点得分开来说,寻常的道理,提个醒,点一下,彼此就可以心照不宣,自不待言 若事关成佛成道,玄之又玄,那可就要费些手段。比如,胡适在《禅宗是什么》一书讲故事:五祖寺中有一个和尚,人问他禅是什么,他说:“有两个贼,一个老贼,一个小贼。一天,小贼问老贼:爸爸!您老了,告诉我找饭吃的法子吧。老贼答应了。到晚上,老贼带小贼进到富人家,挖洞进到屋里。用百宝囊的钥匙打开大柜子的柜门,叫儿子进到里边。儿子进去后,老贼把柜子锁了,并且大喊:有贼!有贼!喊完便走了。富人家听说有贼,赶紧起来搜查,结果东西没丢,贼也没看见,仍然睡去。锁在柜子里的小贼不晓得父亲什么用意,只想着怎样逃出去,就学老鼠咬衣裳的声音。太太听到了,就叫丫鬟掌灯来看衣服。刚一开柜子,小贼一跃而出,一掌把丫鬟打倒,吹灭灯逃走了。富人发觉后,派人直追到河边,小贼情急智生,把一块大石头抛在河里,自己绕道回去了。到了家里,父亲正在喝酒,小贼埋怨父亲为什么把他锁在柜子里,父亲问他怎么出来的。听完经过后,老贼掀髯微笑道:你以后不愁没有饭吃了!像小贼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便是禅了。”这段老贼教子的故事,靠听话人自己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打破障碍,全凭智慧,了解玄机 再次,对方也得会听。比如,《论语“子亦有异闻(与众不同的传授)乎?”对曰:“未也。(孔子)尝独立,鲤趋(恭敬地)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孔子的学生陈亢,会筛选信息,只提了一个问题,就从孔鲤那里知道了三件事(诗、礼、君子对儿子的态度)。陈亢这个学生,孺子可教,确实很会听人说话 庄子的学生也很厉害。据《庄子“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童仆)杀雁(鹅)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的学生把山里山外的两件事连起来看,从老师的话里听出了人生的困境,随手就将了庄子一军 最后,听人说话,不仅要好好听,最好还要有一番应对,这样才能提高交谈的质量。民初徐一士《一士谈荟》引了这么一则故事:崇祯初,帝京尚恬熙(安乐)也,共矜(美化)体貌。有厉成者,以裁衣著名,非赫然右职(重要的职位)不能得其一日暇,然指未尝拈(拿)针(绦子)云。每旦,携剪以出,群工随之,至一家,必见主人而后下剪,剪如风生,剪已,指一工曰:“若完之。”出又至一家亦如是,以次毕,晚乃收群工之值,群工安焉,曰:“非若剪不适主人体。”若此十余年,资以裕,乃借例参选(参加选拔),得司库(官名,掌财宝)。冠带将就道,群工醵钱(凑钱)是饯。酒酣,合座起曰:“衣非翁剪莫当意,是必有道,向(以前)固不敢请也,今翁亦就仕版(仕途)矣,敢以请。”于是成乃曰:“予固未尝为冗员(无专职的散吏)外僚(在京师以外任职的官吏)治衣也,治必右职。右职各有体,体不止修短肥瘠间也,须审其资。”众曰:“何资?”曰:“官资(官吏的资历职位)。”众愕然。成曰:“凡人初登右职,其气盛,盛则体仰,衣须前赢(超过)于后,久之渐平矣,又久之,心营迁擢(提升官职),思下人,前乃反杀(减)于后,故衣之适体,在审官资之浅深,即观其人之俯仰,予能一见而知之也。”众皆悦服,独一少年起曰:“近日人情多意外者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