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模式探讨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模式研究 [摘 要] 通过对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模式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分析后认为,应引入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水权购买模式、水源区发展机会流转模式、公共产品市场交易模式。鉴于我国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运作环境尚不成熟等原因,当前水源区的生态补偿模式仍以政府补偿模式为主,政府保障和公众参与两种辅助机制下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为辅
[关键词] 南水北调;市场化;生态模式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1-42-4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Compensation Model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based on the Market Perspective
Shen Qingy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all the defects occurred in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ode of current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water source area,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ode should be introduced:water rights purchase mode,water source district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circulation mode, and public products market trading mod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odes of current water source area are still in the main mode of government compensation,aided with the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ode under the two auxiliary mechanisms of government guarantee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since Chinas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ode operating environment is not yet mature and other reasons.
Keywords: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Market oriented;Ecological model
1 引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缓解我国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兴起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其水源区为丹江口水库及上游地区,主要包括陕西、湖北、河南的45个县共计92 493km2。为保证“一渠清水送京津”的目标,该工程从开始实施就对水源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为此,中线水源区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来确保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如移民搬迁、限制产业发展等。然而该地区多属贫困县,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同时,中线工程的建设使得这一区域陷入了既要维护生态环境,又要追求经济发展的双重困境。另一方面,工程的实施使得受水区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了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受益者,获得了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显然,这是一种效益的外部性问题。无偿的调水、“免费搭车”行为违背了跨流域调水公平性的原则,不利于水源地的良性发展。为使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受水区应该为水源区提供补偿以调节水源区和受水区的利益关系,体现公平性原则,解决水源区维护生态环境与追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建立合理、完善、有效的生态补偿模式确保水源区的水质、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目标已是势在必行
针对生态补偿模式,国外有些国家起步发展较早比如德国、美国、哥斯达黎加等,目前这些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完善的补偿模式即政府和市场分工非常明确的模式[1]。虽然,我国的生态补偿起步较早,但进程缓慢,原理性的理论探讨的较多,而对于生态补偿的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