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东北黑土土壤剖面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生态学报
第 36 卷第 23期 生 态 学 报 Vol.36,No.23
2016年12月 ACTA ECOLOGICA SINICA Dec.,2016
DOI:10.5846/ stxb201509281979
王梓,韩晓增,张志明,郝翔翔.中国东北黑土土壤剖面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生态学报,2016,36(23):7740⁃7748.
Wang Z,Han X Z,Zhang Z M,Hao X X.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carbon source in black soil profiles in
northeastern China.Acta Ecologica Sinica,2016,36(23):7740⁃7748.
中国东北黑土土壤剖面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
1 1,2,∗ 2 2
王 梓 ,韩晓增 ,张志明 ,郝翔翔
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哈尔滨 150081
摘要:利用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法,对中国科学院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田(CL)、恢复草地(GL)和人
工林地(FL)土壤剖面不同深度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进行研究。 理化性质结果显示,有机碳、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
深度增加逐渐减少,pH则是上层土壤低于底层。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从表层(0—20 cm)到底层(180—200 cm)逐渐减少,在表
层(0—20 cm)3种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为草地>农田>林地。 可培养微生物主要生活在近地表0—60 cm土层中,在60—200cm
土层中3种利用方式下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基本相同。 Biolog结果显示,在0—40 cm土层中微生物群落活性最大,
底层(180—20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最小。 3种利用方式剖面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碳源利用数量从表层到底
层逐渐减少,并且与S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5)。 与农田相比恢复草地和人工林地剖面20—40 cm土层中微生
物群落对各类碳源的利用强度都较高,说明没有农业机械作业的植被自然生长条件下根系会打破原来农田中的犁底层,促进表
层(0—20 cm)以下微生物群落活性。 碳源利用率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植被覆盖已经改变了剖面微生物群落碳源
代谢特征,而且根系已经影响到100 cm 的微生物群落,但还没有影响到180—200cm 中的微生物群落。
关键词:黑土;剖面;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carbon
source in black soil profil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1 1,2,∗ 2 2
WANGZi ,HAN Xiaozeng ,ZHANGZhiming ,HAO Xiangxiang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east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2National Observation Station of Hailun Agroecology System,Northeast⁃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Harbin
150081,China
Abstract:Using long⁃termfieldexperiment of different ecosystemsestablishedattheHailunStateKey Experimental St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