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部﹕应否继续进行基因改造-HKU
你在吃甚麼?
教師版 (附有課堂片段)
NOS/STSE學習重點 科學有著本身的限制。
科學的應用有時會具爭議性。
科學知識需要證據支持。
科學與社會和環境息息相關。
科學受社會和文化影響,而科學同樣會影響上述兩者。
協作是科學的一部分。
按這圖標 可以直接閱讀本教材套的各個教學活動。 按這圖標 可以開啟本教材套的教學簡報。 按這圖標 可以開啟本教材套的課堂片段範例。 目錄
簡介 (i) 活動1: 你買了甚麼? P.1 活動2: 是好是壞? P.3 活動3: 應否繼續進行基因改造? P.7 附錄1﹕活動3 (另一版本) P.15 附錄2﹕教案(英文) P.18
簡介
理念
與很多科學研究一樣,自1994年基因改造食品引進市場以來,其研究及發展均引起很多爭議。多個團體都要求禁止基因改造食品,但一些組織則視它為提高生活水平的新希望。縱使爭辯之聲不絕,基因改造食品已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這教材以基因改造食品為例子,以說明科學發展所引起的爭議,並顯示科學、科技、社會和環境間的相互關係。學生可透過不同的活動,識別論點及證據,並學會以理性的角度作出決定。教材中並會強調科學的本質(NOS)。
程度 堂數
中四至中七 7-8 節 (每節35-40 分鐘)
內容
日常生活中的基因改造食品
生產基因改造食品的爭議
有關基因改造食品的論點及證據
決定是否接受基因改造食品
教材套包括
工作紙 (教師版及學生版)
兩個教學簡報
活動1
你買了甚麼?
你最喜愛哪些零食和飲品?
這些食物含有基因改造成分嗎?
指引﹕上課前可預先要求學生帶同喜愛的零食,或購備含基因改造成分的零食來引發學習興趣。[基因改造食物的例子有:卡樂B熱浪薯片及品客薯片(洋葱味)]
證據
根據選擇月刊於2003年對市面發售食物所作的調查顯示,所有經測試的即食麪及零食樣本中,35%含有基因改造成分。
最普遍的基因改造食物有大豆,玉米和馬鈴薯。這些食物通常都會再加工製成其他食物。
2003年,美國出產的大豆約有80%都曾接受基因改造,相等於六千萬英畝土地的產量(約香港面積的217倍)(1 英畝 = 4000 平方米)。
美國是基因改造農作物和食物的主要生產國,第二及第三位分別是阿根廷和加拿大。這三個國家是全球主要的農產國。
香港並沒有種植基因改造植物,但個別大學則有進行相關研究,也有私人公司入口該些原料來製造食物,如釀製豉油。
基因改造食物是甚麼?
生物的特質由基因控制,科技進步令科學家有能力改變基因,藉此改變生物的特質。基因可以在不同生物間作轉移,甚至在不同物種間轉移。只要食物的原料中含有基因經改造的生物成分時,這種食物便稱為「基因改造食物」。
基於哪個生化原理,生物可將其特質轉移至另一個體,甚至在不同物種間轉移?
所有生物的遺傳資料都由DNA携帶。 指引﹕教師可複述基因改造食物的概念。(每種食品都含有多種成分,只要其中一種或多種是由基因改造農作物所製成,該食物便稱為「基因改造食物」。
你會進食基因改造食物嗎?
? 會 ? 不會 ? 不知道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投票時間
點算接受或不接受基因改造食物的人數。
接受
不接受
不知道
人數
備註: 教師可以記下每種取態的人數,及支持該選擇的原因,稍後再作比較,從而得知學生是否有足夠證據來作理智抉擇。同時也可詢問是否有學生無法在現階段作決定及其原因。也要記錄無法決定的學生人數,這樣才能知道科學證據能否令他們改變主意。
活動 2
是好是壞?
以下兩篇文章提出基因改造食物的好處及潛在風險。先記下每篇文章的論點,然後辨別文章有否提出足夠證據支持論點。後頁的列表有助分析。
指引﹕可以小組或個人形式進行。如以小組形式進行, 教師可安排每組的一半學生閱讀第一篇文章,其餘的一半閱讀第二篇。組員首先交換意見,並辨別文章中的論點及證據。能力稍遜的學生,可以全班性的討論輔助。
文章 1
文匯報 2005年12月19日
基因工程可解糧荒
香港的基因工程研究,近年有突破性發展。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辛世文斷言,基因工程是人類解決糧荒的必經之路。
辛世文發現粟米內含的碳4基因可使植物的光合作用更有效益,成長更迅速。但粟米和水稻之間無法交配,唯有以基因工程,把碳4基因嵌入水稻,使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