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前公众网络安全意识调查

当前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调查   当前,互联网世界仍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安全意识是否也随之不断进化,值得关注。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曾对中国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过一次调查,揭示了彼时中国公众网络安全意识存在的五大问题。2016年9月,《网络传播》杂志再次开展了中国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活动,以期通过两次调查来展现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否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19日-2016年10月10日,《网络传播》杂志面向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放调查问卷25141份(线上与线下渠道结合),共回收有效问卷23327份,有效回收率92.7%。其中,受访者中男性占47.3%、女性占52.7%,覆盖全国各地区的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用户,其中手机用户(不仅限于只使用手机的用户)占71.5%;84.8%的受访者在20-39周岁之间;网龄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在6-10年;73.6%的受访者学历集中在大专或本科。调查形成以下结论: 网络安全基础技能大幅提升 1.密码更换情况 密码是网络安全保护的防护墙,然而加密和破译技术也总在不停地相互追赶。因此,定期更新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性是网络用户应该养成的重要自我保护习惯之一。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尚未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大部分网民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才更换;而这种情况在2016年大有改善(如图1),仅有5.1%的受访者表示“从来不更换”,表示“定期更换”的受访者接近一半(47.8%),相较于去年,表示“遇到安全问题时才更换”的受访者几乎下降了20%,公众的密码更换意识不断增强 2.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情况 2015年,我国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的问题曾十分突出,约75.9%的受访者存在该问题,其中青少年和老年人更为严重。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让网络黑客“捡软柿子捏”“一劳多得”,你的“万能钥匙”亦成为它的万能钥匙,其安全隐患不言而喻。近年来,相关安全事件频发,也给国人敲了一记警钟。2016年调查显示,仍然保留这一不良习惯的受访者下降到31.4%,占比大幅降低 3.弱密码使用情况 弱密码在网络安全防卫中同样不堪一击。简单字母或数字以及重复数字甚至使用个人生日、电话号码或姓名全拼等独立形成的密码最不安全。2016年调查显示,类似密码呈不利的增长趋势,它们分别高出2015年22.2%、28.5%和4.0%(如图2),随着公众对网络空间涉入越来越深,其账户群呈现出快速增长,虽然这里可排除一些不涉及真实个人信息和财物信息的账户密码设置较为随意的情况,但该问题仍有待重视 4.计算机安全使用情况 公众备份和保护个人重要信息的意识有所提高。2015年调查显示,分别有55.0%和62.1%的受访者不备份个人重要文件、离开时不锁定计算机,2016年调查中这一比例下降为35.5%和40.4%。然而,在“云技术”诞生后存储介质逐渐虚拟化的今天,受访者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前不进行病毒扫描的比例却由2015年的21.2%上升至51.6%。新技术改变了使用习惯,也不断在冲击旧有的使用方式,模糊以往的安全顾虑。技术的更迭中总会不断涌现不同的安全风险高峰 网络应用威胁更趋复杂 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或多或少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造成一些安全隐患。调查发现,仅有19.0%的受访者表示,上网时没有发生过以下行为(如图3)。其中,48.1%的受访者随意下载手机应用,46.3%的受访者随意填写个人信息,36.9%的受访者随意连接无线网络,34.0%的受访者随意打开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文件,28.9%的受访者随意扫描二维码 1.手机应用软件下载情况 今年早些时候,仅苹果公司就宣布其App Store拥有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200万款。各类参差不齐的应用本身和应用下载来源也成为用户安全的重大隐患窗口。调查中发现,下载手机应用软件时,68.6%的受访者通过正规网站或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53.1%的受访者利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41.3%的受访者利用第三方安全软件提供的下载平台,还有19.1%的受访者通过点击他人推荐的链接。其中,网龄越短的受访者越容易通过点击他人推荐的链接下载,网龄在1年以内的受访者中,有42.4%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点击他人推荐的链接下载手机应用。这说明不熟悉网络的初级用户更容易被引诱进而产生安全问题,刚接触网络的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是高危群体 2.公共免费WiFi使用情况 在互联网流量还未实现全面自由通畅时,公共区域的免费WiFi往往成为大家的香饽饽,其中的安全隐患很容易被忽视。在调查中,仅有10.5%的受访者表示从不连接,而其他受访者则在各种程度上使用公共网络,其中44.2%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