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典园林植物文化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古典园林植物文化特色`

成都古典园林植物文化特色   摘 要:植物作为园林物质表现手段之一,在园林造景中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植物角度浅析了成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色 关键词:风景园林;成都古典园林;植物;文化特色 1 园林植物作为文化符号 在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人们常赋予植物情感与文化。园林植物已经变成文化符号的一部分。以园林植物为文化符号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其反映出人们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与文化形态 松柏因在风雪的恶劣天气下保持苍翠挺立,常被视为高风亮节的品格代表。苏轼曾写道“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赞美其品格。在成都古典园林中,武侯祠以古柏森森的肃穆气氛而闻名。竹因其枝干挺拔修长,常被喻为清高君子,广受文人雅士喜爱。望江楼公园作为竹类造园的特色古典园林,为纪念一生爱竹的唐朝女诗人薛涛而修建。薛涛曾作无数赞美竹美好品质的诗句,“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就是其中佳作。梅花常以坚强的品质深受人们喜爱。王安石曾歌颂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古典园林常有以梅为主题的园林,新繁东湖的梅园就是其中一典例。梅除植于梅园内,还广植于城墙,登上城隅可观赏梅花林的全貌 2 园林植物作为有生命的历史载体 园林中的古树是活的历史遗产,其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还传播了独特的文化寓意,极大丰富了园林的景观意向。文人纪念园林武侯祠中的柏树就是一生动的例子 自修建起,武侯祠的绿化按照祠庙的要求布置,园林内的植物见证了岁月历史的变迁。唐朝诗人杜甫的一著名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描述的就是武侯祠的景象。可见在唐朝时,柏树已经成为武侯祠的标志,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氛围。柏树的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诸葛亮本人,相传其曾亲自栽植于此处,历代人们沿袭这一做法。在时间与环境的作用下,先人植下的柏树多衰老枯死,现存的柏树多为今人栽种。如今武侯祠殿宇景区贯穿种植柏树,同时搭配榕树、喜树等高大常绿乔木。进入景区大门,主道路两侧被柏树林环绕,碑亭隐没其中。而后进入昭烈祠,柏树对称栽植于庭院内。此外,在昭烈祠与武侯祠连接的过厅内也有柴柏的运用。岁月流逝,祠宇的形式被一代代人改造,但人们对武侯祠古柏森森的记忆未曾变化。参天柏树作为历史文化景观,见证了历史的更迭,是不同时代人们共同的回忆,更是沟通古今的纽带 园林植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武侯祠桃园内的桃树就承担了这个角色。作为园中园的桃园,位于主入口轴线的末端,配合三义庙设置。园内广栽桃树,搭配种植银杏、喜树、枫树等植物,丰富季相变化。走进园中,刘备、关羽和张飞的雕像立于其中,结合桃树的背景,让人不禁联想到“桃园三结义”的典故,唤起人们对蜀汉先贤的追思。在此处园林应用里,桃树连接起了人们对历史典故的记忆点,在渲染文化气氛起到重要作用。园林植物就是有生命的历史载体,不仅可以营造氛围,还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 3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风格体现的主要元素之一 杜甫草堂作为成都古典园林的一个典例,是当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入蜀的居住地,以栽植楠木、恺木、红梅等杜甫喜爱的植物为特色[2]。草堂被高林古木包围,主要选择黄葛树、楠木、银杏、香樟等高大乔木种类。草堂正门2株古榕树植于两侧,楠木成林形成葱郁的背景,渲染了幽深繁古的基调。川派园林幽深浓密的特点在杜甫草堂得到很好的体现 除此以外,新繁东湖也是一处有趣的例子。东湖公园为纪念晚唐宰相李德裕修建,是我国少数保留至今的唐代园林之一 湖公园布局自由,开阔水面约占全园面积1/3,建筑与植物配合湖面布局展开,相映成趣,别有一番趣味。园内多栽植四川特色植物,如丹桂、菊花、竹、梅花等。除此以外,还有古朴苍劲的菩提树、明代紫荆、龙爪铁树、罗汉松等逾百年树龄的植物,营造了浓郁的历史气息。东湖公园古木葱茏,花木繁盛,四时皆有景可观,是典型的川派自然山水园 四川古典园林的特点还体现在竹类植物的运用。四川气候温湿多雨,为竹类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2]。望江楼公园作为“竹的公园”,其中荟萃了丰富的竹类品种,也展现了竹的植物配置方式。望江楼公园被竹海包围,其中不仅竹品种繁多,还有许多稀有品种,可谓是竹类博物馆,各异其趣 4 结语 植物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植物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载体见证了巴蜀地区的历史事件和文人轶事,成为了成都及周边古典园林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丰富了其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赵朝庆.巴蜀文化对川派园林艺术风格的影响.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张俊峰.成都传统纪念园林的植物文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 (责任编辑 张芝)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