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尖萼耧斗菜的传粉机制与遗传结构研究-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东北师范大学
尖萼耧斗菜的进化生物学研究
史凤雪 李志瑞 崔娜 谭判 吕雪 杜爽 鲁晶 王璞 李松柏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C.A.Mey.)隶属于毛茛科(Ranuncu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为多年生草本,广泛分布于朝鲜半岛、俄罗斯东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在本实验中,我们分别对尖萼耧斗菜及其变种黄花尖萼耧斗菜进行传粉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以期望揭示花色的差异对尖萼耧斗菜和变种黄花尖萼耧斗菜传粉行为与遗传结构的差异。通过传粉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尖萼耧斗菜及其变种黄花尖萼耧斗菜的传粉者传粉方式已出现分化,而通过分子实验也验证了其遗传结构存在了分化,这为将来进一步研究其物种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毛茛科 尖萼耧斗菜 传粉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遗传结构
1背景介绍
尖萼耧斗菜(Aquilegia oxysepala Trautv.et C.A.Mey.)隶属于毛茛科(Ranuncuaceae)耧斗菜属(Aquilegia)。该属共有约70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与亚洲等地区【1】。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人药,具有通经、活血散瘀的功效。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等地区,其主要生长于海拔450-l000米的山地杂木林边和草地中【2,3】。尖萼耧斗菜种内包括尖萼耧斗菜和变种黄花尖萼耧斗菜。其中,黄花尖萼耧斗菜是尖萼耧斗菜的一个变种。花瓣黄色,紫红色生于林下、林缘及山麓草地分布于朝鲜、俄罗斯我国东北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等。这些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的引入使得物种进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同时也为传粉生物学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分子证据。
耧斗菜因其表型的多样性、生境分布的广泛性,是研究适应辐射进化的理想材料,成为近期遗传学、染色体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焦点,学者们旨在将物种发展为生态与进化研究的模式植物【1】。在长白山地区主要存在紫色与黄色两种颜色的尖萼耧斗菜,它们在颜色形态上已有差别,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两种颜色的尖萼耧斗菜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和分子实验研究,根据传粉者的不同及其传粉时间段的不同以及在其DNA序列上的碱基差异推断两种颜色的尖萼耧斗菜在物种进化上的关系,从而为进化生物学提供新的例证。同时,耧斗菜属植物的花部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而且这些性状与传粉生物学密切相关,对进一步研究进化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与实验
2.1传粉生物学实验
2.1.1研究区域:
选取长白山地区的尖萼耧斗菜及其变种黄花尖萼耧斗菜,在7月上旬对部分尖萼耧斗菜进行套袋处理,对尖萼耧斗菜集中的区域进行传粉者观察。
2.1.2套袋实验的设计方案:
通过探究尖萼耧斗菜及其变种黄花尖萼耧斗菜自交是否可育或者可育程度是否有差异,来研究其是否在进化上产生分化。7月3日在长白山地区山腰处对紫花和黄花尖萼耧斗菜植株上的一些未开放的花朵进行套袋处理(即用茶包将待放的花朵套住,避免传粉昆虫对花的干扰),其中紫花套袋处理6朵,黄花2朵。九天后取下经套袋处理的果实和一些未套袋处理的果实,对比二者结实率。
2.1.3观察传粉过程的方法:
对尖萼耧斗菜及其变种黄花尖萼耧斗菜分别进行观察、拍照并以3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进行记录,主要记录传粉动物的种类、数量、传粉方式(取食花蜜或花粉)以及在不同时间段造访两类花朵的频度。汇总观察到的数据,通过作折线统计图和饼图得出两种颜色尖萼耧斗菜传粉者的差异,进而分析两种尖萼耧斗菜在传粉生物学上的差异。
2.2分子生物学实验
2.2.1 DNA的提取与样品的编号
对所采集的尖萼耧斗菜用试剂盒法提取DNA,所用试剂盒为康为世纪(CWBIO)产品,按该试剂盒内所附说明书进行DNA提取,所选样品的编号及信息见表1。
表1 样品编号与信息
样品编号 花色 采集地点 采集人 采集时间 D44 黄色 冰浴沟 李志瑞 2011年7月5日 D45 黄色 冰浴沟 李志瑞 2011年7月5日 D46 黄色 冰浴沟 李志瑞 2011年7月5日 D47 黄色 冰浴沟 李志瑞 2011年7月5日 D48 黄色 冰浴沟 李志瑞 2011年7月5日 D60 紫色 敦化 李松柏 2011年7月12日 D61 紫色 敦化 李松柏 2011年7月12日 D62 紫色 敦化 李松柏 2011年7月12日 D63 紫色 敦化 李松柏 2011年7月12日 D64 紫色 敦化 李松柏 2011年7月12日 D7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