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珍妮姑娘》中雷斯特上流社会心理
简析《珍妮姑娘》中雷斯特的上流社会心理 【摘 要】美国文学家西奥多
【关键词】德莱赛;珍妮姑娘;悲剧;原因;心理;上流社会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9-01
一、西奥多莱赛和《珍妮姑娘》
(一)个人生平。西奥多19世纪后半叶出生于美国一个贫苦的家庭,家中子女众多,大部分生活不幸,而他则从艰苦的生活中以及自己家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15岁时他开始自己谋生,在打工的过程中,他见识到了人间冷暖,也阅尽了人性的黑暗,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泉
1900年,德莱赛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嘉莉妹妹》,但这部小说却被评价为“有破坏性”而被禁止发行,不过许多赠阅本却引起了当时不少作家的注意。时隔11年,德莱赛发表了《嘉莉妹妹》的姊妹篇《珍妮姑娘》,再次被扣上违反伦理的帽子,饱受争议。1912年,其发表的《金融家》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奠定了德莱赛在美国文坛的地位
(二)性格特征。尽管童年生活穷苦,父亲脾气暴躁,母亲未受过教育,12个兄弟姐妹大多数不幸福,但德莱赛却没有堕落消沉。他的一个哥哥保尔自强自立,成为了流行歌曲作家,给了他很大的鼓舞;父亲虽言行略显粗暴,但个性坚强工作勤奋;母亲虽没有文化,却亲切温柔。这些都对德莱赛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也造就了他乐观积极、努力向上、富有同情心的性格
(三)写作风格。西奥多
(四)创作背景。《珍妮姑娘》是德莱赛第二部小说,诞生于1911年。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虽然经济和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刚刚经历过经济危机,国内大批民众失业,遭受着贫穷的折磨,而此时的上流社会仍然奢侈无度,两者的鲜明对比为德莱赛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珍妮姑娘》的故事背景
二、雷斯特的心理分析
(一)身份差异。富家公子雷斯特身处上流社会,主人公珍妮却是穷人家的女儿,这两个处于贫富两极的个体因情感而走到了一起。两个人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差距可以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与理想的浪漫主义作品不同,作者没有为他们安排完美的结局,却最终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二)悲剧产生的原因。雷斯特的真实情感却没有带来幸福结局,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雷斯特身为富家子弟,自小接受的是贵族式的教育,这从内而外地塑造着他的内心,贵族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的上流社会心理,对他和珍妮的关系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二,雷斯特的地位决定了他必须考虑家族成员的感受和评价,无论珍妮具有多少美好的品质,终究是穷人家的女儿,是家里的仆人。在面对贵族家庭的一切时,包括家人的固执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无法自由地做出自己的决定,这也成为了他痛苦的根源。雷斯特的上流社会心理决定了他不能将一切抛诸脑后只为爱情赴汤蹈火
第三,雷斯特的享乐心态占据了他的内心。对当时的美国社会来说,上流社会往往代表着奢靡,这种奢靡是深入骨髓的。雷斯特也因为这一心理而挥霍着自己的生命,早早便疾病缠身,英年早逝
雷斯特的上流社会心理和珍妮的下层社会身份从一开始便奠定了悲剧的基调,两者的结合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作者借着这样一个故事表达出这样的思想:人生活在整个社会环境中,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是不自由的,是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的。分析雷斯特的上流社会心理,我们不难发现,雷斯特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只能舍弃一部分利益:要么舍弃爱情,要么舍弃金钱和地位
三、总结
《珍妮姑娘》这部典型的悲剧小说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现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悲剧小说的代表,《珍妮姑娘》尚有许多深刻的内容等待发掘,只有从作者性格经历、社会背景、写作手法、人物心理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参考文献:
[1]杜荣芳,胡庆洪.德莱赛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哈尔滨文学报,2006(10).
[2]范文美译.德莱赛:《珍妮姑娘》[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伍柳.《珍妮姑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作者简介:
付馨慧(1981-),女,吉林省四平市人,硕士,吉林化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