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维普资讯
2005年 5月 中国林业企业 May,2005
总第 72期 CHINA FORESnlYBUSINESS T0tal72
·三农问题 ·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范 德 林 ,曹 汝 华
(1.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摘 要:农 民就业是指社会为农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工作 岗位 。使劳动者能有效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
合 ,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效能。而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是
解决农 民就业的有效途径。
关t词 :农业;农村 ;农民就业
中圈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67(2005)03-0034-03
就业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在有限的土地上 ,其收入也难以增加 .从而导致
题。它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农民 农村 的消费水平不高、有效需求不足。要实现 国
就业是指社会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工作 岗位 .使劳 民经济 的 良性循环 ,就必须解决农 民就业 问题 .
动者能有效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 .以充分发 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则是解决这一问
挥劳动者的效能。如果说新 中国的前5O年 ,我国 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l【】。
成功地解决了12亿人 口的吃饭问题 ;那么.未来 1.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的5O年 ,需要解决的是8亿多劳动力的市场化就业 状况
问题。中国就业最突出的现象之一是农业劳动力 1.1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
就业严重不足。当前,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
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 ,生产率提高缓慢 农村非农产业异军突起 ,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
而成本却迅速提高。从总的形势看,改革开放所 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
带来的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并没有伴随着就业的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家出台一系列
高增长。据测算 ,中国GDP增长的城镇就业弹性系 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
数 ,2O世纪8O年代为0.67,“八五”期间为0.33, 再度 出现高度增长。尽管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
“九五”期间已降为0.28。而根据未来十年中国经 机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宏观经济影响.
济7%~8%的增长率和0.20左右 的就业弹性计算 。 但通过改革和体制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乡镇企
每年只能新增就业 岗位1000万个。尤其值得注意 业继续保持 了持续稳定发展 的好势头。农村非农
的是农村失业 、半失业人数保守地估计也有近2亿 业 的发展 .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 .增加 了
人。庞大的失业队伍的存在 ,给国民经济带来巨 农 民收入 ;另一方面推进 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
大的负面效应 :一是农村就业不足造成的产 出损
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农 民收入构成
失,据统计,90年代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
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农村非农产业 ,尤其是乡镇
如果得到有效利用 .则可以创造出相当于GDP30%
企业的发展改变 了我国的工业格局。据 国家乡镇
的产出:二是得不到就业机会的农民由于被禁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