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时代
“抗生素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将回到“抗生素前时代”!
多重耐药预示我们进入了“后抗生素时代”!
细菌耐药性试验综述
1引言
细菌感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928年Flemming发现了青霉素,1941用于临床,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从此进入了抗生素时代。抗生素这一“神奇的药物”曾使人类有效控制了许多可怕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细菌感染并不因为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而减少,而是出现了更多的细菌感染;更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性,变得愈加难以对付,成为人类健康事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2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的抵抗力。耐药性的程度依该药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表示。
3细菌耐药的基因机制
根据遗传特性,将细菌耐药性分为两类。
3.1固有性耐药
来源于该细菌本身染色体上的耐药基因,代代相传,具有典型的种属特异性。
3.2获得性耐药
由于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其DNA发生改变而使其形成获得了耐药性。
4.细菌耐药性试验必要性
细菌耐药性监测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引起了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但新的抗感染药品问世速度远赶不上细菌变异产生的耐药性速度,还有新发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不断涌现都说明了细菌耐药性试验的重要性。
5.耐药性试验原理
测定抗菌药物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的方法称为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6.常规药敏试验的选药原则
(1)选择原则应考虑到药物临床疗效、耐药菌株流行情况、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经济的综合因素,最终目的是达到控制感染。
(2)所选药物应包含于本单位的处方手册中。
(3)结合所在医疗机构的类型、规模及病人的构成情况。
7.常规抗生素种类
分类 名称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 四环素类 四环素、强力霉素等 氯霉素类 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 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喹诺酮 其他 抗结核药、 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 8.细菌耐药性实验方法种类
8.1纸片扩散法(K-B法
8.2 E-test法
E试条是一条 5mm×50mm的无孔试剂载体,一面固定有预先制备的,浓度呈连续指数增长稀释抗生素,另一面有读数和判别的刻度。将E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经孵育过夜,围绕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点的刻度浓度即为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特定浓度,又称抑制浓度(IC),它与MIC呈高度相关。
8.3稀释法
以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与含有被试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一系列不同倍数稀释(通常为双倍稀释),经培养后观察最低抑菌浓度。包括肉汤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
8.3.1琼脂稀释法
琼脂稀释法是将药物混匀于琼脂培养基中,配制含不同浓度药物平板,使用多头接种器接种细菌,经孵育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平板所含药物浓度测得MIC。结果判断将平板置于暗色、无反光表面上判断试验终点,以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稀释度为终点浓度(磺胺可见少许散在细菌生长)。
试验菌的结果报告可用MIC(μg/mL)或用敏感(S)、中介(I)和耐药(R)报告。
“敏感”即表示测试菌可被测定药物常规剂量给药后在体内达到的血药浓度所抑制;“耐药”即表示测试菌不能被在体内感染部位可能达到的抗菌药物浓度所抑制,临床治疗无效;“中介”者提示该细菌对常规用药体液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的反应率低于敏感株,使用高于正常给药量有疗效。
8.3.2实验步骤举例
乌梅对308株临床菌株的抑菌效果
(1)药液稀释
排列无菌试管10只,于2~10 只管中加无菌蒸馏水10 mL,取50%(1∶2)乌梅水煎液20 mL,于第一管加入10 mL,第2 管加入10 mL,于第2 管混合后取出10 mL,加入第3 管,再混合后取10 mL 放入第4 管,如此连续稀释至第9 管取出10 mL 弃掉。第10 管只有无菌蒸馏水作对照。这样1~9管中含有不同浓度药液各10 mL。
(2)含药平板制备
将已溶化的无菌M-H 琼脂900 mL 分装于10瓶,每瓶90mL,将第1管含10 mL 50%的乌梅水煎液放入含90mL 培养基的瓶中,混合后倾注4个平板,每个平板含25 mL 含药琼脂,第2管以后的平板制备同第1管,凝固后备用。这样第1组的琼脂
平板实际含乌梅5%(1∶20),第2 组为1∶40,第3 组为1∶80。含药培养基的药物浓度计算:将一定量(50 mL 或100 mL)、一定比例(1∶2 或1∶4)的原药材水煎液于37 ℃温箱中烘干,称重,求出每1 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行业电网运行维护员岗面试真题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健康照护师复习资料试题附答案(500题).docx
- 2型糖尿病医学演示课件.ppt VIP
- 2024新沪教版英语(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单词表 (英译汉).docx VIP
- (2025年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全文PPT课件.ppt
- 浙江绍兴市12345政务热线招录工作人员6人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化学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SHT35212007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心力衰竭课件PPT.pptx VIP
- NFPA 72-2022 国家火灾报警和信号代码(中文翻译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