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教育-经济共生机制-西南大学学报
( )
第 卷 第 期 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年 月
38 6 2012 11
( ) ,
Vol.38 No.6 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 SocialSciencesEdition Nov.2012
y
*
文化 教育 经济共生机制:
- -
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战略选择
1 2
,
张 学 敏 史 利 平
( , ; , )
1.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市 4007152.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础教育研究所 天津市 300191
摘 要: ,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 这种特征要求西南民族
“ ” 。 “ ” ,
地区的反贫困策略必须以 文化 教育 经济共生 为根本向度 在 文化 教育 经济 共生系统中 教育通
- - - -
、 “ ” , ,
过培养能将自然与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 恰切 人才 盘活文化与经济关系 从而促
“ ” “ ”,
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在 人 这个教育对象上实现 共生 达到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的双赢目标。
关键词: ; ; ; ;
文化 教育 经济 共生 反贫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G750 A 1673-9841201206-0048-06
, ,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使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相对于我国其
, 。 “
它地区而言 西南民族地区所存在的贫困问题仍然是比较严重的 该地区 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
[]
”1 , 。
济科技滞后并存 的特点内在的规定了此种贫困只是相对的贫困 而非绝对贫困 文化富集与经
,
济滞后并存是西南民族地区反贫困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存在 而现有反贫困战略选择仅仅关注
, 。“
经济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