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胰肾联合移植的各类管道的护理理解.docVIP

1例胰肾联合移植的各类管道的护理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例胰肾联合移植的各类管道的护理理解

1例胰肾联合移植的各种管道的护理体会 胰腺移植论文:1例胰肾联合移植的各种管道的护理体会 日期: 2010年12月28日   [摘要]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各种管道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的各种管道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之后,患者术后恢复理想,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排斥反应发生,胰、肾均发挥正常功能,术后近30 d康复出院,门诊随访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正常饮食,生活自理,可从事轻工作。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理想方法,胰肾联合移植术后护理人员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还应做好各管道的观察与护理,及时预防和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为医生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关键词] 胰腺移植;肾移植;各种管道;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肾病,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控制其发生、发展的措施,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1]。我院于 11月对1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实施了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由于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时间比较长,术后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术后的有创监测管道和引流管道多而复杂,因此,做好胰肾联合移植的各管道护理对预防感染、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经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之后,术后恢复理想,康复出院。现对本例胰肾联合移植的各管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体重指数(BMI)20.1 kg/m2,糖尿病病史17年,虽经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治疗,但效果不佳。 10月收入我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入院后给予控制血糖、纠正贫血、腹膜透析、预防感染等治疗,每日根据血、尿糖水平泵入胰岛素(优泌林及诺和灵30 R)25~30 U,三餐前给予胰岛素3~8 U(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定)术前1周停腹膜透析,改行血液透析2次,以加强透析效果,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估心脏功能为良好。术前查糖化血红蛋白8%,糖耐量曲线低平,血C-肽(connectivepeptide)0.07 nmol/L,PT、APTT正常。供受体ABO血型均为O型,患者血清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配型良好,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7%,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为阴性。患者有明确的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指征。于 11月2日在全麻下行肠道-体循环回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术,手术时间8 h,术程顺利。术后患者保留气管插管,胃管,桡动脉测压管,深静脉管,胰头左、右引流管,道格拉斯引流管,空肠引流管,肾旁引流管及尿管等,术后送至监护病房,给予胰肾移植术后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移植后16 h脱离呼吸机,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术后早期免疫抑制方案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抗体诱导(抗CD25单克隆抗体-舒莱-两剂疗法:术前、术后2周各一剂)+激素(Pred)的四联方案,以后改为三联维持。患者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之后,术后恢复理想,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排斥反应发生,胰、肾均发挥正常功能,术后近30 d康复出院,门诊随访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正常饮食,生活自理,可从事轻工作。   2 各管道的观察与护理   2.1 胃管   术后为减轻胃肠道压力行胃肠减压5 d,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拔除。每日晨更换负压器,观察胃液的颜色、量及性质,特别是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大量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易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观察胃液颜色可早期发现消化道出血[2]。胃肠功能恢复前,任何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均通过静脉给药,待胃肠功能完全恢复后,由静脉改为口服,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延误患者治疗。本例于术后第4天,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   2.2 肾周引流管   定时挤压,保证引流管的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状,及时发现出血、尿瘘等并发症。本例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于术后第3天拔管。   2.3 留置尿管   ①预防感染:由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患者容易发生感染,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抗反流的精密储尿器防止尿液倒流及频繁放尿而引起的逆行性感染;定期送检尿常规和尿培养以诊断。尿道感染是移植受者最常见的细菌感染,留置导尿管10 d以上患者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留置导尿管10 d内(含10 d)的患者[3],故应尽早拔管。本例患者于术后7 d拔管,未出现尿路感染。②尿量是反应肾脏功能最直接的指标,如果尿量突然减至移植术后的1/2时,应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若减至原来的1/3时,应警惕排斥反应的发生[4-5]。术后应严密观察、定时挤压尿管,保证有效引流,准确记录每小时尿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