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如何写好作文 1、审题 中考作文基本上都是二选一,一个是命题作文,就是直接给定作文题目,考生根据题目意思自己选择文体,组织材料;第二是材料作文,就是给出材料,让你提取材料中包含的信息,然后在不脱离材料主题的前提下自拟题目,文体也可以灵活选择。 2、构思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命题老师为了让学生有话说,会紧紧围绕考生的成长轨迹来出题。这种作文侧重考生成长经历过程中读书、实践、梦想、拼搏、成功、失败等相关内容,角度比较广泛。所在考生在写这类作文时,一定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某个事件来展开,这样就会避免无病呻吟。 三、文笔 不跑题、材料充分,只能保证你的作文达到平均分。如何提高自己的作文,关键还是要看文笔,那么,怎么练习自己的文笔呢?除了平时多读书,多背诵,最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模仿名言名句。 1、总结中考题型; 2、重点讲解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以及作文的学习方法; 3、归纳初中应该背诵的古诗文篇目; 4、询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有哪些困难; 5、到了初三阶段,就需要在正常学业之外另加一些时间复习。 课后总结 * * 上海交通大学 柴克东(博士) 这是一节测评课 * 教师介绍 基本情况: 柴克东老师,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高考总分628分,语文单科(教授科目)130分。目前在掌门1对1负责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 教学经验: 读研期间连续三年参加甘肃省高考语文的阅卷工作,熟悉试卷的得分点及答题技巧。曾辅导过十多名高三学生,语文成绩平均提高20分以上。 教学心得: 学好语文的法宝:坚持朗诵! 照片放这里 中考语文考什么? 一、基础知识 (1)、汉字读音; (2)、汉字书写(判断正误与笔画); (3)、语病分析(主谓宾搭配); (4)、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排比、设问、象征等); (5)文学常识。 二、古代诗文 (1)文言文阅读 1、实词和虚词的考察; 2、翻译; 3、对文章的理解。 (2)诗歌鉴赏 诗歌形象和诗歌艺术 (3)古代诗文积累 《童趣》作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吴五百》作者:萧德藻 吴名憃,南兰陵为寓言靳之曰:淮右浮屠客吴,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百,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狂髡,坐尔乃有千里役,吾且尔苦也。”每未晨,蹴之即道,执扑驱其后,不得休;夜则絷其足,至奔牛埭。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械而絷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昳,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已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三、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