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创伤之初级及次级评估及处置-国防医学院.doc

第一章创伤之初级及次级评估及处置-国防医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创伤之初级及次级评估及处置-国防医学院

第一章 創傷之初級及次級評估及處置 張 珩 藍國徵 陳穎信 綱要 到院前處置及檢傷分類之知識 初級評估 急救處置並穩定生命徵象 次級評估 確定治療之內容 治療或轉送 目的 確認外傷病患初級、次級評估的優先順序。 指出外傷病患初級、次級評估的內容。 獲得外傷病患受傷機轉及病史的重點。 解釋外傷病患穩定生命徵象和確定治療的原則及技術。 指出外傷病患初級、次級評估及處置常見的陷阱,避免錯誤發生。 利用正確的創傷初級、次級評估處理外傷病患。 前言 創傷在精神上乃是屬於「可避免之死亡」,有50%死亡於到院前,有30%死於急診治療之過程,只有20%死於治療後之併發症中。如何利用精確的初級評估判定病患生命徵象之危險級數以利有效之急救(resuscitation)進而穩定病患之生命徵象,可以幫助這些「可避免之死亡」不致發生。在穩定生命徵象後,我們亦必須明辨「創傷病患」與「非創傷病患」在次級評估上之差異。評估「非創傷病患」之重點在「症狀與診斷間之因果相關不明確,診斷困難,但是診斷只有一個」。故而「非創傷病患」之評估要注意「診斷上之錯誤」。而「創傷病患」之特點在因果關係明確,診斷容易,但診斷往往不只一個,易遺漏診斷,因此「創傷病患」之評估要著重「勿遺漏診斷」。根據上述精神可知創傷病患初級評估之目的在進行穩定病患之生命徵象,而次級評估之目的則在整體而詳細的評估病患以免遺漏診斷。 二.到院前處置 1. 生命之鏈:到院前緊急救護及醫院緊急醫療 2. 檢傷分類:檢傷分類流程表及小兒創傷指數 處理外傷病患主要有兩個階段包括到院前(prehospital phase)的緊急救護和醫院急診室內(emergency department phase)的緊急醫療。到院前的緊急救護應包括:維持呼吸道暢通、控制外出血和休克、適當搬運病患和轉送至適當的責任醫院(創傷中心),主要依中級救護技術員創傷病人之評估與處置原則實施。EMT於現場實施緊急救護完畢後,應與後送醫院連絡並報告傷患的病情,後送醫院才能及早準備以接收傷患。EMT與後送醫院通訊連絡的事項包括:病患基本資料、事故原因、受傷時間、受傷機轉、生命徵象、已做處置、預計到院時間。尤其提供病患的受傷機轉,常可幫助急診醫師評估病患的傷害程度。急診部接到通知後,在傷患到達前必須先做好完善的準備,例如通知創傷小組、備好維持呼吸道的各項衛材(laryngoscopes, endotracheal tubes …)、監視設備(ECG、BP monitor, pulse oximeter…)及加溫過的輸液(Ringer lactate, Normal saline…)。另外醫護人員在處理外傷病患時必須有適當的防護措施,例如:面罩、防護眼鏡、長袍及手套,以防止接觸傷患時感染疾病。 中級救護技術員外傷病人之評估與處置 首度評估∕處置 評估現場安全及傳染病控制 (如:戴手套、口罩或護目鏡) 呼吸道與頸椎之維持 請夥伴先以雙手將病人頸椎固定於中立姿勢 打開並評估呼吸道 視情形放置口咽呼吸道或鼻咽呼吸道 呼吸 評估呼吸情形 視情形給予氧氣治療(如:以氧氣面罩、鼻導管或甦醒球給氧) 處理任何會影響呼吸的問題,如氣胸 循環 檢查脈搏 評估周邊循環(如膚色、溫度、指尖微血管充填時間) 檢查是否有嚴重出血情形,若有則馬上加以止血 測量生命徵象 殘病程度 利用”清、聲、痛、否”初步檢查神經系統功能 上頸圈(上頸圈前先檢查是否有氣管偏離、頸靜脈怒張及頸椎異常情形) 暴露病患 視情形將病患衣物移除 快速檢查是否有嚴重創傷傷口或骨折情形並處理之 狀況 如需要,在此階段下決定立刻送醫,若不需要,則繼續執行二度評估 補充體液 選擇適當大小的針頭(至少18號) 選擇適當溶液 設置第一條靜脈注射 將輸液管調節器調到適當速率 如需要,設置第二條靜脈注射 二度評估 頭部 檢查臉部及頭皮是否有傷口 檢查眼睛瞳孔大小及對光的反應是否一致 頸部 檢查是否有氣管偏離、頸靜脈怒張情形 觸摸頸椎是否異常(可於一度評估時先完成) 胸部 視診及觸診是否有傷口、骨折情形 聽診呼吸情形 腹部∕骨盆 視診及觸診是否有傷口、骨折情形 檢查骨盆 下肢 檢查左腿 檢查右腿 檢查感覺、運動及末端脈搏 上肢 檢查左手臂 檢查右手臂 檢查感覺、運動及末端脈搏 身體背部與臀部 檢查背部是否有傷口或骨折情形並將病患移上長背板 特殊處置 包紮 固定骨折 適當脊椎固定 檢傷分類主要是依據病患的治療需要和現有可利用的醫療資源將病患加以分類,檢傷分類同時也包括是否要將病患立即轉送到適當的責任醫院(創傷中心)接受治療。外傷病患治療的優先次序是依照ABC的原則:Airway:呼吸道及頸椎的保護、Breathing: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