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寒区奶公犊牛快速育肥配套技术的研究.docVIP

北方寒区奶公犊牛快速育肥配套技术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寒区奶公犊牛快速育肥配套技术的研究

北方寒区奶公犊牛快速育肥配套技术的研究 任务来源:黑龙江省科技厅 课题鉴定号:黑科成鉴字[2000]第010号 主要完成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雷云国 张佳谊 孙芳 李山平 甘文平 林荣德 张国范 王南云 雷蕾 课题起止时间:1995.01.01~2000.01.26 课题鉴定时间:2000.01.27 组织鉴定单位:黑龙江省科技厅 授奖情况:1999年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项目任务来源于黑龙江省科技厅,主要应用于畜牧业。项目研究了奶公犊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技术,优化高效预混料、颗粒料和日粮配方。研究以精料为主的快速育肥生产小肥肉牛和以粗料为主要生产肥牛肉的配套技术。 项目研究分二个阶段,1995~1997年研究的重点是以精料为主,饲养奶公犊牛。通过生长育肥速度和肉质对比,选择出各阶段Ⅰ、Ⅱ、Ⅲ、Ⅳ高效预混料、颗粒料及日粮配方。试牛31头,小肥牛平均263日龄(240~278日龄),体重达314千克(258~394千克),屠宰率54.1%(49~57%),相当250日龄,体重300千克。肥牛平均375日龄(324~386日龄),体重达442.3千克(391~506千克),屠宰率55.8%(50.8~63.6%),相当于428日龄,体重500千克。采取的整料玉米加颗粒料并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使肝脓肿发病率降为零。 1998-1999年研究重点是以粗饲料(白酒糟和甜菜)为主,育肥1岁奶公犊牛46头,从平均体重288千克/头开始,育肥60天,育肥期平均日增重1.43千克/头,增重每千克耗料干物质5.44千克,其中精粒干物质1.65千克,屠宰体重375千克/头,屠宰率53.3%,净肉率45%,精料净肉比4.3:1。每千克增重5.11元,每千克肉11.7元。 在5年的试验期间,参试牛125头,除完成5项饲养试验外,还完成配套技术试验11项,其中黑白花奶公犊牛(35~350千克)胸围与体重的关系为y=a+bx+cx×x+dx×x×x。经试验85头次测胸围估体重比称重低1.5%,接近实际体重。 北方寒区奶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任务来源:农垦总局科技局 课题鉴定号: 主要完成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省八五一一农场 主要完成人员:苗树君 贾永全 韩广文 张丽萍 徐文志 李豫江 胡元清 孙芳 李山平 课题起止时间:1996.01.01~2000.12.31 课题鉴定时间:2000.12.15 组织鉴定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局 授奖情况:1999年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本项目任务来源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局,主要应用于畜牧业。项目在寒区推广应用先进的奶牛养殖技术,并使之优化组合,发挥整体功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在推广应用有关技术的同时,对一些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中推广应用的技术为优秀种公牛冻精配种与核心群良种选育技术;规范化饲养技术;粗饲料加工与利用技术等(主要是腊熟期玉米青贮、玉米秸秆微贮技术、小叶章牧草调制技术等)和疾病防治技术等。创新技术有户养奶牛最佳饲养规模的确定;对全混日粮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荷斯坦牛13个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优秀种公牛对现有牛群的遗传改进量;应用系统工程、数学、生态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研制建立了寒区奶牛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制出牛乳酪蛋白磷酸肽和麦胚高蛋白乳粉两个乳制品新产品。 通过上述有关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优秀种公牛冻精覆盖率达86.4%以上,年遗传进展为72.38公斤;选育核心群良种母牛305胎次,产奶量在7500公斤以上的为1640头,平均305天胎次产奶量为8676.22公斤,乳脂率达3.59%;5年13888头成母牛年平均产奶量5625.36公斤,成母牛头数比计划增加3888头,每年比1995年平均单产增加449.93公斤,年平均提高8.7%;乳脂率3.56%,实施区内5年共增加鲜奶31842.65吨。 现代化大豆大面积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任务来源:科技部 课题鉴定号:黑科鉴字[2000]第016号 主要完成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 主要完成人员:刘百如 刘彦坤 梁桂林 郑殿峰 张肃生 张玉先 钟志斌 陈年仁 王萍 王海泽 课题起止时间:1995.04.01~2000.09.30 课题鉴定时间:2000.12.06 组织鉴定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局 授奖情况:1999年获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项目任务来源于国家科技部,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项目采用系统工程原理和限制因素原理并用多维全息理论和方法组装成的现代化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