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   摘 要:供试的7种药剂处理,均对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防效,病指防效在93.79%~80.39%之间,病穗防效在92.06%~76.21%之间,其中80%多菌灵WP60g/667m2、48%氰烯.戊唑醇SC50mlg/667m2、48%甲硫.戊唑醇SC100ml/667m2、25%氰烯菌酯SC100ml/667m2、48%氰烯.戊唑醇SC50ml/667m2、42%咪鲜.甲硫灵WP80g/667m2这6个处理之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60%多酮WP100g/667m2和25%吡唑醚菌酯SC60ml/667m2这2个处理之间防效差异显著,可以与现在大面积上推广使用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不同药剂;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15 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病菌主要通过潜藏在稻桩上,待第2年春季温度上升土壤湿度适宜后,产生成熟的子囊孢子,碰到适宜的气候条件,随风飘落到麦穗上危害,产生红色霉层,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并且还含有毒素,粮食收购部门限购甚至拒绝收购。目前药剂防控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的最主要方法,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单剂已对病菌产生严重的抗性,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药剂研发出来,为筛选适合本地的防治药剂,提高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今年特进行了不同药剂的田间试验,以期为新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设在张家港市大新镇桥头村一大户种植的小麦田间,具体地理位置为N31°58′066″,E120°31′115″,试验田供试小麦品种为杨麦16号,用药时小麦生育期:小麦抽穗90%,扬花10%左右,田间已零星见病穗,白粉病发生较普遍,部分小区发生较重,剑叶已发病。第1次用药时间为2016年4月24日上午,阴天,温度13~19℃,东南风3级,21―22日高温高湿,最高温度达27℃,23日雨量中等,田间湿度大,田沟边有积水。在第1次用药间隔5d后于4月29日下午进行第2次用药 1.2 试验药剂 供试药剂共有7种,其中48%甲硫SC由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25%吡唑醚菌酯SC由江苏东南植保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42%咪鲜硫灵WP由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25%氰烯菌酯SC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48%氰烯.戊唑醇SC由江苏省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80%多菌灵WP由南京惠宇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60%多WP由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本市一喷三防配送农药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48%甲硫SC100ml/667m2; 25%吡唑醚菌酯SC60ml/667m2;42%咪鲜WP80g/667m2;25%氰烯菌酯SC100ml/667m2;48%氰烯SC50ml/667m2;80%多菌灵WP60g/667m2;60%多酮WP100g/667m2;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2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45m2,共计试验面积为1080m2,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于小麦扬花初期(约10%)第1次用药,时间为4月24日上午,间隔5d在4月29日下午进行第2次用药。每667m2兑水30kg,用静电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 1.4 试验调查 在小麦乳熟期进行赤霉病调查,本试验调查时间为5月23日,具体方法为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100穗,共计500穗,以感病穗面积占整个穗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调查记载各处理赤霉病病穗数和严重度,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及病穗率和病指及防效 赤霉病严重度采用4级法分级标准:1级:感病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以下;2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4~1/2;3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1/2~3/4;4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3/4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4月21-22日高温高湿,最高温度达27℃,23日雨量中等,本试验第1次用药时间为4月24日上午,阴天,温度13~19℃,东南风3级,药后又遇到3d连阴雨天气;4月29日下午进行第2次用药,晴天,12~26℃,药后连续2d晴天。4月份日均温度为16.9℃,雨日数15d,降雨量168.5mm,且雨量和天数主要集中在中下旬,正是小麦抽穗扬花阶段,天气条件十分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发展,不利于开展防治工作。5月份日均温度为20.3℃,雨日天数17d,降水量166.3mm,且经常出现连续降雨,5月份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76%。(见表1) 2.2 对小麦的安全性 药后目测试验药剂对小麦生长未见产生异常,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