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表药-2
第二十一章 开窍药;;性味:
气芳香——辟秽浊
味均辛——行气宣通 宣通开窍
性多温——温通 辟邪开闭
归经:均入心经
药性:升浮(向上向外)
辛香走窜耗伤正气;;开窍醒神——治疗闭证神昏
闭证:是指各种实邪(如热邪、痰浊、瘀血等)阻闭心窍所致神志昏迷的一类病证。
热闭:闭证神昏+热证(面红、身热、苔黄、脉数)
寒闭:闭证神昏+寒证(面青、身凉、苔白、脉迟)
;;中枢兴奋: 麝香、冰片、樟脑等
对心血管作用
扩冠、↑冠脉血流量:麝香、冰片
↓心肌耗氧量:冰片、苏合香等
抗感染:麝香、安息香、苏合香、冰片等;麝香 冰片;一、共性:
性味:辛,气芳香
功用:开窍醒神:治闭证神昏
热闭: 安宫牛黄丸
寒闭: 苏合香丸
用法用量:入丸散剂 麝香:0.03-0.1克
冰片:0.15-0.3克;;个性:
麝香:
1.辛香浓烈,性温通,开窍醒神力尤胜(要药)
2.消肿止痛:治痈疮肿毒,咽喉肿痛,如六神丸
心腹暴痛:日本救心丹
癥瘕肿块
3.活血通经—治 跌打瘀肿
风湿痹证
血瘀经闭
4.催产下胎: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等。 ;冰片:
1.功似麝香但力较弱,治热闭、寒闭,二者同用。
2.外用有清热止痛、消肿生肌之功,为五官科、外科常用药。治:
(1)目赤肿痛,咽痛口疮: 八宝眼药 冰硼散
(2)痈疮肿痛,久溃不敛: 生肌散
(3)烫火伤;开窍药;石菖蒲;1.熟悉补虚药的含义、作用、适用范围、分类、使用注意及各类药性能特点。
2.掌握人参、黄芪 、当归、熟地黄 、麦门冬、龟板 、鹿茸、淫羊藿的功效应用。;含义:补-调补 虚-正气不足
补虚药——凡以补益正气,扶助虚弱,增强体质,治疗虚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性能特点:
1.性味:
温 补气、补血、补阳药
多甘 平
寒 补阴药
;2.归经:
肺
补气药 脾(胃)
心
补血药
肝
补阴药 肾——补阳药
3.沉降药性;
补气药——补气——治气虚证
补血药——补血——治血虚证
补阴药——补阴——治阴虚证
补阳药——补阳——治阳虚证;补虚药作汤剂宜久煎。为便于缓补久服,补虚药常制成蜜丸等使用。
补气、补阳药性多温燥,故阴虚火旺者忌用;补血、补阴药性多滋腻,脾虚湿盛便溏者慎用。
切忌误补,滥补。 ;一、药性 味均甘
1.性味
性多温或平(西洋参性凉)
2.归经:主入脾、肺
二、功用 脾气虚证
气虚证 肺气虚证
心气虚证
补气:治 血虚证,(气旺生血)
出血证 (补气摄血); ;一 、加工炮制
红参—蒸熟晒干或烘干,色变红 :高丽参、新开河参
糖参(白参)—水烫浸糖后干燥。
生晒参—经沸水微烫或直接晒、烘干。
二、种植物方法
园参:家种——多作红参、糖参。
山参:野生——多作生晒参——质优、贵重。
移山参:野生/家种——作用较园参好。
三、性味:甘、微苦,微温。 ;四、功用:
1.大补元气:体虚欲脱,脉虚欲绝之证。
2.补益脾气 补气健脾:治脾胃气虚证,如四君子汤
补气生血:治气血虚证,配入四物汤
补气摄血:治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
益气生津:治气津不足证,如生脉散
3.补益肺气:治肺气虚证,如人参蛤蚧散
4.安神益智:治气血两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健忘;五、用法用量:
一般虚证 汤剂,5-10克
片剂、散剂,1-2克/次,2-3次/日
虚极暴脱 急煎即服,15-30克/次
针剂,如高丽参注射液
六、使用注意:
服用人参不宜同时吃萝卜、莱菔子或渴茶
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处方用名
黄耆 绵黄芪 北黄芪
性能特点
甘而微温,归肺、脾经。;功用:
脾胃气虚证
1.补气升阳:治 中气下陷证
肺气虚证
2.益卫固表止汗:治 气虚自汗
阴虚盗汗
3.利水消肿:治气虚之水肿、小便不利。
4.托疮生肌:治气血虚之痈疽疮疡,脓成不溃者或久溃不敛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