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pdf
教 育 探 索 国 内 刊 号 C N 6 1 - 1 4 9 9 / C 101
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国化
赵丽君(西安思源学院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摘 要: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杜威为核心的美国实用主义教 文《介绍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系统介绍杜威的生平、主要教育
育思想,在蒋梦麟、胡适、陶行知、陈鹤琴等留学生的影响下传入 思想及地位。
中国,对当时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胡适 以蒋梦麟、郭秉文、陶行知、姜琦等为代表的留美学生,通
为代表的留美学生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广泛探 过组建社团,创办刊物,宣传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如由江苏
索,而以陶行知为代表的留学生则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相应 省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五个单
的改造,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 位,共同组建新教育共进社,出版《新教育》月刊,浙江省教育会
发展。 创办《教育潮》,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
关键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播路径;中国化应用 灯》,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成为杜威学说的主要宣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7.02.064 传阵地;留学生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而撰写的各种论文、
报告,更是屡见于当时的各种教育报刊。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相继兴起教育革新运动,美国称 3.兴办教育机构,推广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之为“进步教育”运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极力批判传统教育 与杜威关系最为密切的留学生陶行知于1917年归国,开始从事
对学生创造力的束缚,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主张以儿童为 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教育系主任、中
中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知识,把培养 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等职务。自1927年起,陶行知先后创办试验乡
儿童的创造性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由此创立了以“教育即生 村师范学校、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等教育
活”、“学校即社会”和“做中学”为核心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机构,推行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该理论在以胡适、陶行知为代表的留学生群体的影响下传入中国, 等教育主张。陶行知在其长期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实
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推动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践活动中,对杜威教育思想进行加工、改造,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路径 的“生活教育”理论,这同时也是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次推广
较早接受并宣传杜威教育思想的典型人物当属著名教育家蔡 和实践过程。
元培。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写到:“于 陈鹤琴于1917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与心理,受教
是有第二之隶属于政治者,曰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 育于克伯屈、孟禄等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回
通教育之中坚。其主张最力者,至已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 国后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先后开展了各种
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亦盛行于欧 形式的教育实验。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
陆。……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今日美洲之杜 心--南京鼓楼幼稚园,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幼儿发展特点的十五
威派,则纯持实利主义者也”[1] 。1913年10月黄炎培发表《学校教 条办园主张,在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改造基础上,形成了符
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对中国教育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评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