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学导论试卷—2011-2012-1学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导论试卷—2011-2012-1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浙江建院2011——2012学年 1 学期 《心理学导论》试卷 (开卷)  专业      班级    期(末) 卷(A/B) 试题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 计 满分标准 100 实际评分 阅 卷 人 -、案例分析题(40分,每至少有400字的论述) 198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遭到一名企图“以刺成名”的刺客的枪杀,一颗子弹仅离里根心脏3英寸。这名26岁青年名叫约翰·辛克利,他暗杀里根的惟一目的竟是为了引起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1982年6月21日,约翰·W·欣克利因精神失常,被法官判为无罪。随后27岁的辛克利被转到华盛顿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辛克利获判无罪,这使很多美国人感到震惊和愤怒。裁决出来的第二天,美国ABC新闻公司做了个民意调查,结果有83%的人认为“正义没有得到伸张”。 请查阅案件的相关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法官判断辛克利精神失常(insanity)是否有根据,请结合心理学有关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20分) 因患有精神障碍,被告不了解其所作所为属违法行为。 因患有精神障碍,被告不知道自己当时(违法时)正在做什么。 因患有精神障碍,被告被不可抗拒的力量强迫进行犯罪。 凶手是26岁的年轻人辛克利,他的父亲是达拉斯的一个富裕商人。良好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辛克利活得更健康。辛克利从小就有点怪怪的,不太合群。不过,父母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他的怪异行为,认为只是青春期的叛逆。 1976年,辛克利观看了一部电影《出租车司机》,当红演员罗伯特·德尼罗在剧中是一个孤独自闭的出租车司机,生活空虚,为了引起自己暗恋的女子的注意,他企图刺杀总统候选人。一天,他遇到了一名雏妓(朱迪·福斯扮演)。雏妓的出现让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打死了妓院里的老鸨、房东和嫖客,拯救了雏妓,变成了纽约的英难。 这部片子让辛克利迷上了朱迪·福斯特,家里贴满了朱迪·福斯特的照片,《出租车司机》的碟片被他看了无数遍。辛克利认为自己就是大明星罗伯特·德尼罗的化身,是朱迪·福斯特的英雄。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前往耶鲁大学,骚扰在那里读书的朱迪·福斯特。被福斯特拒绝后,他心有不甘,不停地给福斯特打电话、写信。福斯特当然不会理会这个莽撞的求爱者,辛克利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引起福斯特的注意。 1979年,辛克利在一次集会中,竟然试图骚扰当时的总统卡特,结果被关进监狱。 辛克利的父母为此非常着急,但心理医生根本无法治愈辛克利的古怪行为。最后,他们听从了家庭心理医生的建议,用了最绝的一招,把辛克利逐出家门,希望残酷的现实能让他清醒一些,不过,这反而加剧了辛克利的心理问题。 辛克利在各地漫无目的的闲逛,他到了好莱坞,希望能通过写歌出名,但失败了。辛克利成了流浪青年,他迫切地希望能一夜成名,引起福斯特的注意。 在准备了几个月后,他终于决定要刺杀总统。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辛克利被捕后,很快就被审判,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无罪。刺杀总统,就是与整个政府和国家为敌人,怎么被判无罪呢? 原来,辛克利的父亲高薪聘请了有10名律师的律师团为他辩护。面对刺杀总统的指控,律师们声称,辛克利有精神病史,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不应该为暗杀承担法律责任。 检方找到了三位精神疾病鉴定专家,对辛克利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在谋杀里根之前,辛克利的行为完全正常,可以独自乘坐飞机、办理旅馆住宿手续等。他还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使用什么样的子弹:手枪里装的不是普通的子弹,而是可以爆炸的“破坏者”子弹。在暗杀总统前,辛克利还平静地给福斯特留言,解释自己的目的。从这些行为判断,专家们认为辛克利并没有精神病,他知道自己做什么,应该为暗杀负责任。 事情好像就要结束了,但辛克利的辩护律师并不罢休,他们请了五位更权威的精神疾病鉴定专家,重新对辛克利进行精神检查,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辛克利有精神病。 到底谁是谁非? 法官并没有急于得出结论,而是先审查了两方聘请的精神病鉴定专家的资格。比如,专家们的职业道德如何、以往的精神病鉴定有没有问题、专业背景如何等等。 开庭的时候,双方的鉴定专家都在场,辩论的焦点成了:哪个鉴定结论更可靠。辩方的精神病专家提出,行刺前两小时,辛克利模仿《出租车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