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精神病药物_图文
抗精神病药物概述
目 录
抗精神病药物简史
抗精神病药物受体学说
抗精神病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简史
远在中古时代,精神病的发病被认为是神鬼附体,因此患者被送进寺院用符咒驱魔、烙铁烧灼、脚镣手铐等方法进行“治疗”,而极少施以药物治疗。
20世纪30年代,出现“胰岛素休克治疗”
,“电休克治疗”。
20世纪50年代,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问世。
20世纪80年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继进入临床。
如果以抗精神病药的历史纵观精神药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氯丙嗪为代表的DA拮抗剂阶段
2.氯氮平为代表的DA/5-HT拮抗剂阶段
3.阿立哌唑为代表的DA稳定剂阶段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又称传统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多巴胺受体阻断剂(主要阻断D2受体)。
例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
局限性:
不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一般疗效不佳,甚至可引起阴性症状;
部分患者的阳性症状不能有效缓解;
引起锥体外系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较多;
患者依从性较差。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又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除了阻断多巴胺受体外,还具有较强的5-HT2受体阻断作用。
按药理作用进一步分4类:
5-HT和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如利培酮、齐拉西酮;
多受体作用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
选择性D2/D3受体阻断剂:如氨磺必利;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如阿立哌唑。
优势:避免了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某些缺点,对精神分裂症 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一定疗效,较少影响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抗精神病药物受体学说
中脑-边缘通路:主要调控情绪反应;
当中脑-边缘通路的DA亢进时,激动突触后膜D2受体,引起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瓦解症状和精神病性攻击)。
中脑-皮质通路:主要与认知功能有关;
当中脑-皮质通路中 DA 缺乏时,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产生有关,这种缺乏可能是抗精神病药阻断所致,也可能是原发性,还有可能是受此通路中过多的 5-HT 抑制所致。
黑质-纹状体通路:是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
结节-漏斗通路: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如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促进ACTH分泌等。
四条多巴胺通路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主要阻断D2受体,阻断D2受体强度与改善阳性症状程度相关。但阻断纹状体D2受体易发生EPS,阻断结节漏斗D2受体导致高催乳素血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仅对多巴胺D2受体产生较弱的亲和力,更明显的是与5-HT、NE受体产生较强的亲和力。5-HT受体的激活能抑制多巴胺释放(拮抗作用),当被阻断时,引起多巴胺脱抑制性释放,激动突触后膜上的D1受体,从而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它们对中脑边缘系统的作用比对纹状体系统作用更具有选择性,因而通常较少或不产生椎体外系症状和催乳素水平升高。
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比较
抗精神病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一、椎体外系反应
1.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最早)
由于局部肌群的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呈现不由自主的、各式各样的、奇特的表现,包括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怪相和扭曲、吐舌、口吃、角弓反张和脊柱侧弯等。
2.帕金森症(治疗最初的1-2月出现)
3.静坐不能(治疗后1-2周出现)
患者主观感到必须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不愉快,表现为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
口、舌、腮三联症,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如吸吮、鼓腮、舔舌等为特征,最早体征常是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
4.迟发型运动障碍(多见于持续应用几年后)
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恶性综合征
肌紧张(强直);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大汗、心动过速、血压不稳;
意识障碍。
2.药源性癫痫;
3.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直立性低血压等;
4.精神方面副作用:如过度镇静、快感缺失或恶劣心境;
5.代谢及内分泌的副作用: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月经紊乱、泌乳等;
6.Q-T间期延长的副作用
7.其他不良反应:如肝功损伤、粒细胞缺乏、药疹等。
感谢大家的聆听,并提前祝胡老师及各位师姐、师兄新年快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