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祠堂理学暖风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徜徉在祠堂理学暖风中

徜徉在祠堂理学的暖风中   谁能想到,六百年前的北宋理学会像一道耀眼的光环笼罩着一个边陲文山的土地上,六百年的时间有多长?程颢、程颐、周敦颐、朱熹、张载五位理学大师离我们有多远?一处祠堂,庭院幽深的去所,拉近了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在生活的空间,在平凡的人间,却随时都散发出大师们温暖而神秘的气息;祠堂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荒芜或是寂静,透露出一股儒学的文化思想和符号,让我们每位走近它身边的人都会暂时抬起哲思的头颅。 走近位于文山市学海巷(今州群众艺术馆内)的五子祠,小巷大多是清净的,这里没有热闹的景象,没有喧嚣的声音;这里树木密匝,松柏青翠,花草茂盛,仿佛沐浴在理学的阳光中;阳光从枝叶缝隙中透露出来的是深深的静;有的是对五位古代理学大师的崇敬和追思。这些圣人大儒,在时间的流淌中,竟然把理学的思想和教义播撒到文山的大地上;像阳光一样洒在每个文山民众身上。我穿过群艺馆的大门,透过两旁密匝郁绿的树木和种满花草的圃园,远远的就看见了朱褐色大门上方“五子祠”三个金晃晃的大字,门前两边的石碑上注明了五子祠是省和州级重点保护单位,它证明了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祠庙的文化价值和它的分量。拾步上台阶,进得祠门,敞开的门上雕花刻凤,栩栩如生,房梁上朱红色的木格方窗和铺盖的瓦片显得时间久远,屋梁中央的横木上还保存着注明是清代建盖的纸封条,这是它的身份证。每日的阳光会穿过门和窗,慢慢烘烤着这里面久远的时光中永不流逝的理学气味。走过过厅,便是庭院,典型的四合院,两边是厢房,正前方是大殿,大院内长着数株百年的参天树木,四周的厢房现已经成为大众练武健身学画下棋的场所,这让祠堂多了一些接近平民的气息。而厢房照板上的西番莲、牡丹等雕刻图饰和题词稍显破旧,上面有一些久远的光阴之尘。大殿平常也是大门紧闭,尽管巷子外热闹非常,人来人往,但巷内有些隐秘的五子祠却显得安静和寂寥,留下的更多的是历史的印迹,昔日的辉煌。 五子祠的存在,同样跟一个文山壮族土司明教化长官司龙上登有关,这个仅活45岁的阿雅(教化三部前称)龙氏土司第二十五代领主,从小好学,勤读诗书,并精于儒学,沉迷于理教,对国家大事、历史事件有独到见解,在文山领地内创办儒学,沟通中原文化,为文山的理学传播树立功勋,想象得出来,当龙土司站在刚建好的祠堂前,他抚腮微笑,含额点头,心中充满的是慰藉和希望,他要让遥远的理学在文山这片荒芜之边疆地上传播,开导人们的心智,播撒儒学的种子,当然,他的愿望达到了。徜徉在祠堂里的每个角落,脑海里会浮现出龙上登这个名字,他对传播中原文化的贡献,让我对他遥远逝去的身影充满敬意。值得一提的,清代末期文人龚发举所作的190字长联,被称为七乡第一长联,曾悬挂于正殿上,十年“文革”动乱中被毁坏。想到此,心中不由一阵阵发痛。 史书记载:同治十二年(1873)云南文山知府陈廷珍改建开文书院,并附建五子祠、崇圣殿、启秀楼等。五子祠刚建时,称先师庙,改土设流时建为文庙。清光绪十六年(1890)改为五子祠。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学堂事务黄希尚等人筹款重修。祠堂跟教育有着很深的渊源,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文山县首建的教育行政机关劝学所和创办新学制高等小学堂,地点就设在文山五子祠。民国五年(1916),创办的文山、西畴、马关、屏边 “四县联合中学”,校址仍设在五子祠,这是一所带有新理念的学堂。在祠堂里徜徉,想象着当年从祠堂间间教室里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想着从这里曾经有无数学子饱学理学,格物致知,探索知识,获取真知。这是历史赋予五子祠的一份神圣使命和身份。 1985年5月,五子祠被公布为文山州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1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子祠由于跟明代理学大师的渊源关系,更加成为珍贵的历史珍贵文物,它是文山一笔永远的精神财富。 走出幽静的五子祠,阳光依然和煦灿烂,徜徉在祠堂理学的暖风中,巷子外突然热闹起来,脑海里不由得涌现出《文山一中史歌》: 丙辰飞龙,您裹挟着近代的风云。 五子祠的晨钟,敲醒了沉睡的边疆。 ……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