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积极探索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策略,从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中。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 转变观念 ,营造氛围,享受平等 流动儿童进入我们学校读书,学校便承担起了教育责任。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教材的差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等都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效果。同时,由于来到异地他乡,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外地人”“外地学生”等身份,对于流动儿童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老师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确立真正的平等教育意识非常重要 (一) 转变教师观念,营造平等教育意识 “平等意识”是师生关系平等的前提。提高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的平等意识,是解决学校教育活动的关键。在我们已接收的流动儿童中,普遍出现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理想,他们常常成为任课教师的负担。但是,他们既然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员,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对他们一视同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师德教育,增强了教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情感教育,平等相处,因材施教,真正将“每一名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这一思想深入教师内心 (二) 学校将流动儿童全部纳入本校学生学籍管理体系 凡是进入我校读书的流动儿童,我们一般要他们出示学籍卡,对于没有学籍卡的学生,我们统一为他们建卡,将在校的所有流动儿童,不管学习情况如何,全部纳入学校的学籍管理系统,使流动儿童的学籍管理体制进入了正常的教学管理渠道。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和教师的教学常规内容均作为教师、班级的教育教学考核的依据,流动儿童的表现也都与教师的工作实绩和考核奖励挂钩,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责任心 (三) 平等参与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因此,能力提高以及竞争机会都应该是平等的。学校制度上保证每个流动儿童与我们当地学生享有平等的参与学习活动、奖励、评优的权利。在评选三好学生、发放帮困补助金以及评选单项积极分子时撇开身份差异,而从“同是受教育者”的角度给予平等的机会 首先,我们在校长的带领下统一教师思想,在教师队伍中树立平等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位来校的外地学生,规范师生的言行,让流动儿童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营造民主、和谐、良好的育人氛围。我们利用教师大会、教学研讨会等时机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从而形成人人懂心理健康教育,个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 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师从教学活动设计、课堂心理环境的创设、学困生的辅导入手,力求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把民主与竞争带进课堂,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让流动学生切实体验到教师的公平、慈爱,集体的温暖与舒适。各学科心理健康渗透点应各有侧重,语文渗透点以情感、学习心理、交往为主,数学以思维训练为主,美术以想象力、审美能力为主,体育以意志品质为主,科学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有心理问题的流动学生更应以赏识教育为载体,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孩子在不断的赏识与鼓励中茁壮成长;在每学期的教室布置中也要充分体现关注心灵,重视心理健康的理念:色调柔和,搭配协调,让人赏心悦目。有的班级取名为“心灵的家园”,有的班级设有“心语心愿”专栏,让孩子们倾吐心声,有的班级把家长与老师对孩子鼓励的对话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所有这些都力求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抓好抓实团体心理辅导课,每学期年级组根据学生情况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选择生动的教学方法,如自述法(通过自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角色法(通过扮演角色,宣泄情感,消除误会和猜疑),情景法(进入情景,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综合法等使学生的心灵得以舒展。如王凌云老师参加全国比赛的团体心理辅导课,以给“我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加标点引出联想,想到自己升入六年级后任务重了,压力大了,学习有点力不从心。再用分组学习折蘑菇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用“多感学习法”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通过“穿越土豆”的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到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去克服。“一分钟鼓掌”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原来自己可以更好”,并体会到“给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就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王老师的配乐朗诵,让孩子们整理思绪,整装待发,为自己的理想扬帆远航。最后在《随风奔跑》的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这次活动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三、 心理咨询,沟通情感,融洽关系 我校投资5万元精心装修布置了心理素质教育机构――心理咨询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