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水稻旱育秧技术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水稻旱育秧是水稻育秧的一种方式,该技术具有“四省”(省种、省工、省肥、省水)、“三早”(早播、早发、早熟)、“两高”(高产、高效)、“一利”(利于蓄留再生稻)、适应面广等优点,早在1995年就被四川省政府列为七大增产技术措施之一,该技术已在邻水县推广运用多年,现在已成为石滓镇水稻育秧的主要方式和水稻生产的基础,约占全镇水稻面积的90%,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77
1 水稻旱育秧技术存在的问题
苗床选址和调酸、培肥不当。部分农户为了管理方便,就选择离家不远的背阴,土壤板结、土质黏结、同时施用过过多以草木灰为主的碱性的菜园地做苗床地。苗床不背风向阳造成苗床膜内长期保持低温状态,升温缓慢;土壤板结、土质黏结,就会造成土壤含水多,易积水,秧苗根系生长困难;苗床地施用过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没有调酸,会给秧苗立枯病创造侵染环境
播种过密、播量过大。部分农户为了节省成本,在播种时播得不均匀播得很密,播种量过大,导致秧苗相互拥挤,遮阴闷气,挣肥挣水,生长瘦弱,严重时死亡,栽秧时根系相互交错,难以分开,根系损伤严重
起拱过矮、弧度过低。有的农户在播种结束后,所使用的搭拱架竹片过短,在插竹片时间距过宽,盖上薄膜后就造成拱棚过低,薄膜经过太阳暴晒后秧苗叶子被炙烤死亡
拱膜陈旧破损。有的农户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多年使用过的旧膜,有的甚至多处孔洞,这样就造成旧薄膜内壁不易产生水珠,膜内温度低保温保潮能力差,不利于种子生长发育
淹水管理。有的农户在播种前不浇足底水,秧苗出土后,一看见有卷筒现象就灌水,除在厢面周边的沟里灌满积水外,有的甚至将水淹至床面,这样一是造成影响根系生长;在一叶一心期开始常浇水造成土壤板结和表面湿度过大,根系不易下扎吸水,高温或多风时,秧苗因失水而青枯;如在中午揭膜后马上浇水,温差大造成青枯死苗
温度偏高。由于旱育秧播种早,有的农户担心早春冻害,还认为温度高苗子长得快,在旱育秧的苗床期就不让苗床通风,或者通风时间短,就造成秧苗长势不健壮,甚至由于高温烧苗
施肥不当。有的农户在苗床培肥时没将肥料均匀混入10~15cm的土层内并且施用化学肥料、未腐熟的有机肥做种肥,在苗期追肥时浓度过大,这样就造成肥料层浅肥料混合不均匀,根系延及到此层时被烧伤,烂根死苗;施用化学肥料或未腐熟的有机肥做种肥时会出现烧种烧根,成片死亡;苗期追肥时浓度过大,或施后不及时清水清洗,或直接撒施肥料会出现秧苗灼伤
洗根栽植。有的农户在秧苗可以栽植时,由于所栽植的本田距离苗床地较远,为了搬运方便,就将秧苗放在水里洗掉根泥土,这样栽秧,既易出现浮秧,又会出现秧苗栽后返青
2 提高水稻旱育秧技术的解决措施
针对苗床选址和调酸、培肥不当的解决措施。旱育秧苗床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地下水位低、酸性的沙壤土及排管方便的地方,最好是常年的蔬菜地。苗床面积按每栽667m2本田需净播面积小苗、中苗12~15m2,大苗20m2,如果土壤pH值大于6或施用过草木灰等碱性肥料,要用硫磺粉或过磷酸钙调酸。如果用过磷酸钙调酸应在播种前10d进行,如果用硫磺粉调酸应在播种前25~30d进行,用量为用过磷酸钙200g/m2,用硫磺粉50~100g/m2
针对播种过密、播量过大的解决措施。播种数量一般掌握在小苗每15m2苗床播1kg种子,中苗每30m2播1kg种子,大苗每60m2播1kg种子。播种时分厢定量均匀撒播,播时开始稀播,然后再在稀少的地方补撒
针对起拱过矮、弧度过低的解决措施。起拱的竹片一般不得低于2m长,再按照间距50cm的距离插好竹片,以防止薄膜塌陷,起拱高度在40~50cm,竹拱应弯成弓形使苗床两侧土壤离膜也有一定高度
针对拱膜陈旧破损的解决措施。可使用新膜,或旧膜打蜡,如遇出现破损,及时用透明胶布粘贴
针对淹水的解决的措施。在播种前一定要浇透底水,达到饱和状态。在秧苗现针前床土不发白就不浇水,之后在早晨叶尖有露珠,中午叶子不卷筒,也不用浇水。除此外,可在上午或旁晚适当浇水,浇水以湿透土层3cm为宜。以保证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达到壮秧。切忌在中午浇水和雨水至今淋浇
针对温度偏高的解决措施。旱育秧苗床温度湿度是管理的关键,在温度管理方面做到在出苗期莫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最高不超过35℃;在一叶期时开始控温控湿防止徒长,膜内温度不超过25℃;二叶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这个时期开始通风炼苗,晴天时上午打开苗床两头薄膜,16:00以前盖好,如遇阴天中午可通风2h左右
针对施肥不当的解决措施。苗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