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学习《楚辞》文献意义
浅谈学习《楚辞》文献的意义 摘 要: 对于《楚辞》的研究,自汉朝王逸开始硕果颇丰,《楚辞》学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即便如此,对于《楚辞》文献的学习仍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研究《楚辞》文献对判定《楚辞》作品真伪的重要作用,着重强调探究《楚辞》文献的意义,以期引起学界对《楚辞》文献的重视
关键词: 《楚辞》 文献 意义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诗人的诗歌总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以丰富的内容、奇特的想象引起历代文人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浩如烟海的相关研究文献,如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汪瑗的《楚辞集解》、王夫之的《楚辞通释》、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林云铭的《楚辞灯》、屈复的《楚辞新注》、戴震的《屈原赋校注》、陈本礼的《屈辞精义》、胡文英的《屈骚指掌》、王?]运的《楚辞释》、刘永济的《屈赋通笺》、蒋天枢的《楚辞校释》、汤炳正的《楚辞今注》、姜亮夫的《屈原赋校注》、金开诚的《屈原集校注》、黄灵庚的《楚辞章句疏证》、马茂元的《楚辞注释》,等等。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
在对《楚辞》及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探究时,我们可以辨别《楚辞》相关作品的真伪问题,可以得知《楚辞》的流传情况,可以研究《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但主要还是通过文献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楚辞》的内容
在《楚辞》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历史发展、习俗变迁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作品的原貌都不得而知。在屈原现存作品中,其主题最让人莫衷一是的当属《九歌》。近两千年来,研究者众说纷纭,异说歧出,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需要,对《九歌》的主题的理解主要有:忠君爱国说、民间祭祀乐歌说、楚王郊祀说及人神恋爱说。究竟何种理解更符合屈原当时的创作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诸家之解说及其他相关文献的旁证探讨其主题和性质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与中原各国的文化传统与民间习俗有较大的差异。楚国上下原始宗教信仰的习俗浓重,巫风盛行,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吕氏春秋“荆人畏鬼而越人信?S。”《汉书“(楚地)信巫鬼,重淫祀。”《隋书“大抵荆州率敬鬼,犹重祠祀之事。”《国语
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知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及少?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以上文献都充分说明巫风在楚国的盛行,楚人对巫术的崇拜、对神灵的虔诚敬仰。屈原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亦会受其影响,所以《九歌》应当是诗人在当时楚国祭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是为楚人祭祀和娱乐鬼神而写的,其巫祭性质自然不言而喻。其中祭祀神灵分别为:威严高贵的东皇太一,飘忽不定的云中君,恩爱缠绵的湘君湘夫人,不可一世的大司命,亲切随和的少司命,威武正直的东君,亲近友睦的河伯,痴情可爱的山鬼和为国捐躯的英魂
此外,有关《楚辞》的注解文献中也论述了《九歌》的祭歌主题和巫祭性质。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王逸生活在离屈原不远的东汉,相距不过数百年,所以对于《九歌》的理解也比较符合当初屈原本身的创作目的,较为可信。王逸认定《九歌》为祭祀乐歌,其后并无异议。朱熹《楚辞集注“《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淫荒之杂。”王夫之《楚辞通释“熟绎篇中之旨,但以颂其所祠之神。而婉娩缠绵,尽巫与主人之敬慕,举无叛弃本旨,阑及己冤。”这些注本进一步巩固了《九歌》巫祭性质的可靠性
两千年楚辞研究史昭示,古籍文献是我们研究《楚辞》的重要途径,同时合理有效利用出土文献也是学科深化的必然途径
近五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为《九歌》的巫祭主题提供了大量的可信材料。1965年江陵望山一号楚墓、1977年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和1987年荆门包山二号楚墓的相继出土,不但解开了楚国上层人物进行占卜祭祀活动的情形,而且为所祀诸神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依托。经考古研究者认定,望山一号的墓主是楚悼王的曾孙昭固,死于楚威王时期或楚怀王前期,天星观一号的墓主是官至上卿的番?龋?大约生活于楚宣王或楚威王时期(公元前340年前后),包山二号的墓主是楚昭王后代昭佗,下葬年代为公元前316年。从这些考古的结论来看,以上三墓主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初中汉语有效课堂构建策略.doc
- 浅谈初中物理探讨教学实践体会.doc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讨能力培养.doc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类比法应用.doc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doc
- 浅谈初中生叛逆心理成因与解决策略.doc
- 浅谈初中生如何学习`文言文.doc
- 浅谈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doc
- 浅谈初中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doc
-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质量提升.doc
-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测试卷有答案【及含答案】 .pdf
- 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模拟自测题C卷含答.pdf
-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英语试 .pdf
- 王宏建艺术概论历考试页 .pdf
-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pdf
- 2024年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理细则(三篇) .pdf
-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解答题考试题及答案 .pdf
- 河南省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pdf
- 嵌入式系统与设计课程报告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