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安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困难与发展对策
淮安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困难与发展对策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农业现代化考核指标之一,并每年持续投入一个亿的资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淮安在由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过程中,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切入点,打造一支有素质、懂技能、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淮安市农广校从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科技素质要求相比,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结构现状影响着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现代农业的互动发展;与既“训”又“扶”全程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相比,传统的培训方式以及少有甚至缺失的扶持影响着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持续发展;与面广量大要求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条件要求相比,全市现有农民培训主阵地较为滞后的培训条件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协调发展。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建议
分类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围绕“十三五”规划以及年度目标,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实行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专业服务型按岗位的分类培训。突出农业从业技能这个核心内容,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过程培训,重点培训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农机农艺融合、储藏保鲜、市场营销等现代农业知识技能,以及现代农业管理和经营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室内与田头、集中与分散、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等创新方式,努力提升培训效果。逐步建立农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农民接受培训、提高技能
加强职业和学历教育。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等为重点,依托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涉农学校,采取弹性学制、“半农半读”形式,就近就地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稳定办学规模,每年招生1000人左右,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一批留得住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加强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支持农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争取年招生在500人以上,鼓励地方政府、涉农企业与院校合作,委托定向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对涉农专业大中专学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招引一批大中专学生投身现代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规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的原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认定管理办法,县级农业部门按照认定管理办法开展认定工作。“十三五”期间,重点将生产经营型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范畴,同时兼顾专业技能型与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颁发由农业部统一证书式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对获得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纳入新型职业农民管理范畴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在各地刚刚兴起,自身实力普遍不强,生产发展、就业创业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驾上马,再扶一程,期盼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如在财政投入、项目建设、金融保险、就业创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不断增强其综合实力与自主发展能力
加强能力建设与创新力度。健全农广校体系,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一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需要有一流的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农广校要健全机构、强化职能、建强阵地、配好队伍、提高能力,更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能力建设。在教育培训实施主体多元化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广单位、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机构和单位的功能作用,联合并引导这些机构融入、主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固定课堂的多层次上下功夫,下沉重心、下乡进村、请上来与送下去、本地与异地结合开展教育培训;在培育手段多样化上下功夫,注重固定课堂与流动课堂相结合、一般讲授与情景教学相结合、观摩学习与跟踪指导相结合、长期与短期分段相结合;在培训效果推进的多路径上下功夫,注重教育培训与认定管理相结合、认定管理与扶持创业相结合,走培训、指导、扶持一体化培育之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