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静脉安全用药护理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病静脉安全用药护理对策

肝病静脉安全用药的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49-01 【摘要】目的 通过对肝病病人静脉用药的观察从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安全的认识。方法 统计2008-2011年我区肝病住院病人静脉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后观察和护理的应对能力,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结论 肝病住院病人99%需通过静脉用药治疗,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熟悉药物的性能、配伍禁忌等,努力提高用药后观察能力,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提高应对能力,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防止因此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关键词】肝病 安全用药 护理对策 “提高用药安全性”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中占1/3以上,是保证患者安全的重点。而身居临床工作第一线的护士,直接涉及药品的配伍、使用、监测、保存等多方面,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这些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99%需静脉用药治疗的肝病病人,护理人员一定熟悉药物的性能,配伍禁忌,提高用药后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应对能力,通过有效的护理对策,有效防止因临床用药安全护理缺陷引发的医疗纠纷。 1. 资料 11. 临床用药情况介绍 肝病病人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护肝、降酶、祛氨、退黄、改善凝血机制等。我区常用的静脉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他啶、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左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益健)、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注射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注射液、维生素K1、止血敏等,经统计2008-2011年我区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2例。如图表: 药物名称不良反应?ぷ芾?数常见不良反应(心悸、?ざ裥摹⑴煌拢├?数过敏性休?た死?数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16142 左氧氟沙星(左克)211 维生素K1101 腺苷蛋氨酸注射液101 苦黄注射液110 2. 分析与讨论 由以上表格可得知,2008-2011年我区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2例,其中以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发生的频率较高,占50%,常见不良反应(心悸、恶心、呕吐)例数占87.5%。而过敏性休克例数占不良反应总例数的15.63%。 2.1 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相当复杂,代谢、遗传、药物相互作用、生理或病理状态等因素均可影响药代动力学,进而影响临床疗效1。而临床上常见的易感因素:遗传性特异质和遗传因子的不变异均可使某些人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变态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另一个机制2。还有随着近年来中成药及中药新制剂的不断开发,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WHO数据库中已有8595种中草药不良反应的报告3,本文中有1例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静脉用中药注射液,药液中某些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可成为高致敏原,而诱发严重不良反应。据统计造成87.5%的病人出现常见不良反应(心悸、恶心、呕吐)占60%是由于护士的大意造成,?詹皇腔颊咦陨硪?起的不良反应。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病人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大大减少。 2.2 护理对策 2.2.1 用药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应详细询问疾病史和用药史,特别是患者或家属中有无过敏史,对有药物不良反应史的患者,应避免再给予相类似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 2.2.2 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护,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要定时注意聆听患者的主诉,仔细观察患者的体征,还应定期做相关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一些隐匿性不良反应,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2.2.3 加强低年资、实习护士对药物安全知识的学习 护士必须加强对药物安全知识的学习,特别提醒表格中最常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种药物,可以让护士在用某种药时,心里有数,知道该观察哪些内容,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甚至有时还能提醒医生。要护士养成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滴速?崭嬷?病人及家属不要随意调控滴速,开始滴速宜控制在10滴/分钟,观察6~7分钟,若无不良反应,则要转入正常滴速30~40滴/分钟,特别是在输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时,要严格控制滴速40滴/分,否则很容易出现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输液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减量或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87.5%的病人在用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瑞甘)时出现不良反应,减慢滴速后,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如为过敏反应,应给予积极的抗过敏治疗,及时挽救生命。 2.2.4 避免配伍禁忌,确需联合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应合理选择。为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护士应该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熟练掌握所选药物,对所用药物,尤其是新药,由于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