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弧菌毒力基因多重PCR法的建立和其在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检测中的应用.pdfVIP

基于弧菌毒力基因多重PCR法的建立和其在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检测中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 Vol.31, No.7 基于弧菌毒力基因多重PCR 法的建立及其在 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 2 3 1 2 1,4 2 冼钰茵 ,易敏英 ,魏霜 ,余翀 ,李志勇 ,吴希阳 ,凌莉 (1.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2.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省动植物与食品进出口技术措施研究 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0 )(3.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汕头 515000 )(4.广东省食品安全卫生应急技术 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针对副溶血弧菌常见的 11 种毒力基因(toxR、Collagenase、toxS、trh、tdh 、tlh、UreR、FlaA 、ompW 、AspA 、fur ),建 立了两套六重PCR 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环境分离株和水产品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调查。在调查的248 株副溶血弧菌 中,鞭毛丝蛋白基因FlaA 、外膜蛋白基因ompW 和铁吸收调节蛋白基因fur 的分布最广(100%),其次为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spA (99.60% ),胶原蛋白酶基因Collagenase、不耐热性溶血毒素基因tlh 以及毒力调控基因toxR 和toxS 的分布率均在90%以上且toxR 和toxS 的分布极为相似,尿素酶基因UreR 的分布极少(1.21% ),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 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 在这248 株 副溶血弧菌中没有检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 检测体系能快速、高效地检测多个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为副溶血弧菌的毒力机制 研究和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和依据。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多重PCR 文章篇号:1673-9078(2015)7-309-31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7.048 Novel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to Detect Virulence-related Genes in Vibrioparahaemolyticus 1 2 3 1 2 1,4 2 XIAN Yu-yin , YI Min-ying , WEI Shuang , YU Chong , LI Zhi-yong , WU Xi-yang , LING Li ( 1.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0, China) (2.Guangdo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Import and Export Technical Measures of Animal, Plant and Food, Guangzhou 510000, China) (3.Shant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Shantou 515000, China) (4.Food Safety and Health Emergency Technical Research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000, China) Abstract: Two multiplex po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