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剂量衰减对路基压实度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灰剂量衰减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 摘 要:本文以姜堰市溱湖大道工程实践为例,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石灰土路基施工时存在灰剂量衰减的情况下对压实度的影响程度。 关 键 词: 石灰土施工; 灰剂量衰减 ; 压实度; 影响分析 1.前言 在石灰稳定土的检测中,不同灰剂量所取用的最大干密度不同,灰剂量越小,取用的最大干密度越大;灰剂量越大,取用的最大干密度越小。而实际施工中掺灰的不均匀性,决定了检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最大干密度。 在石灰稳定土施工中经常会发现石灰稳定土的灰剂量和压实度在检测时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而实际施工中的用灰量却远大于设计用量。遇到这种情况,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经常是返工处理,不但影响了施工进度,也挫伤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石灰稳定土的灰剂量滴定随时间的增长有所衰减,即灰剂量衰减。在压实度检测过程中,由于取样的时间不同,灰剂量滴定就不一样,因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也就不一样。时间越长,滴定出的灰剂量越低,取用的最大干密度越大,从而反映出的路基压实度越小。因此,我们在石灰稳定土的检测中有必要考虑灰剂量衰减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为确保路基填料的压实度和CBR值,同时考虑施工季节及工期的要求,路基中部填料总体积的40%~70%采用掺石灰处治,因此控制好石灰稳定土的施工对于路基整体质量尤为重要。 2.室内试验 为了便于检测石灰稳定土的施工质量,需绘制不同灰剂量对应的最大干密度曲线、EDTA消耗量与石灰剂量关系曲线、灰剂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我们在姜堰市溱湖大道取具有代表性的1#取土坑的掺灰改良土进行试验,绘制三种不同曲线。 2.1确定不同灰剂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2.1.1通过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灰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如表1。 石 灰 剂 量 最 大 干 密 度 最 佳 含 水 量 0% 1.839g/㎝3 14.2% 3% 1.767g/㎝3 16.2% 5% 1.740g/㎝3 17.4% 7% 1.710g/㎝3 18.5% 9% 1.678g/㎝3 20.1% 2.1.2通过对上述试验数据处理分析,最大干密度与掺灰剂量的多少是有规律的,绘制成曲线如图1所示。 2.1.3从图1的曲线中我们可以查出不同灰剂量对应的最大干密度。 2.2确定EDTA的消耗量与石灰剂量的标准曲线 2.2.1通过下列公式进行混合料组成的计算 (1)干混合料质量=300g/(1+最佳含水量) (2)干土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石灰剂量) (3)干石灰质量=干混合料质量-干土质量 (4)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土的风干含水量) (5)湿石灰质量=干石灰×(1+石灰的风干含水量) 2.2.2按2.2.1计算的结果配制石灰稳定土的混合料,通过EDTA滴定法,得到不同灰剂量滴定消耗EDTA量如表2。 石 灰 剂 量 滴 定 消 耗 EDTA 量 0% 3.0ml 3% 15.8ml 5% 24.1ml 7% 32.1ml 9% 40.4ml 2.2.3通过对上述试验数据处理分析,绘制EDTA消耗量与石灰剂量的标准曲线如图2所示。 2.2.4由图2可以得到不同石灰剂量与EDTA消耗量的对应关系。 2.3确定石灰剂量随间变化的曲线(即灰剂量衰减曲线) 2.3.1根据已经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选取5%石灰剂量的稳定土,通过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中的制件方法配制试件,模拟现场施工条件对已配制的试件进行养生,根据不同龄期分别做EDTA消耗量试验,灰剂量衰减试验数据经分析处理后如表3。 龄期(d) 1 2 3 4 5 6 7 8 9 10 衰减率(%) 0 3 5 7 9 13 18 24 28 32 衰减后剩余率(%) 100 97 95 93 91 87 82 76 72 68 龄期(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衰减率(%) 36 39 40 41 43 45 46 47 47 48 衰减后剩余率(%) 64 61 60 59 57 55 54 53 53 52 龄期(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衰减率(%) 48 48 49 49 49 50 50 50 50 50 衰减后剩余率(%) 52 52 51 51 51 50 50 50 50 50 2.3.2以龄期为横坐标,灰剂量衰减后剩余率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灰剂量衰减曲线如图3所示。 3.施工质量控制 3.1材料控制 3.1.1每批石灰进场前,测定其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及未消解残渣含量是否达到Ⅲ级石灰技术要求。 3.1.2大批量石灰进场后,堆放成高堆并用篷布覆盖,然后边用边揭盖,防止石灰被风吹雨淋日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