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杆件结构的有限元法 2-1 引言 杆的特点:只能承受拉力或压力 变形和位移的关系: 对于杆件系统: 式中 刚度矩阵 节点力向量 节点位移向量 杆件系统存在一个整体刚度(矩阵)。知道了这个刚度就可以由系统外力求出各节点的位移。这就是本小结应掌握的一个重要概念。 如何求出杆系的刚度矩阵呢? 2-2 弹簧系统的刚度矩阵 一 单个弹簧的刚度矩阵 弹簧系统是由节点(铰链)把一系列弹簧连接起来的系统。 如果把弹簧系统拆开,可以得到弹簧和铰链。 从其中取出任意一个弹簧,弹簧的两端会受到来自节点(铰链)的作用力。 单个弹簧两端节点的位移和力向量的关系是: 为了求出 ,将上图看作是两个简 单的系统,如下图所示,然后合成。 (1)只有节点1可以变形,节点2固定 因为 所以 (2)只有节点2可以变形,节点1固定 这时 (3)叠加(1)(2),就得到与原式问题一样的结构。叠加结果为: 作用于节点1的合力 作用于节点2的合力 或 写成矩阵形式 上式可以简写为 其中 单元节点力向量 单元刚度矩阵 单元节点位移列向量 上式的特点 弹簧上的节点力是来自于铰链的 弹簧上的节点位移的值是唯一的 单元刚度矩阵的特点 对称 奇异 二 组合弹簧的刚度矩阵 对于图示的两个弹簧构成的系统。节点位移向量和节点力向量也可以写成 为了得到刚度矩阵,可以分成三步来做。 (1) ,只允许节点1有位移 ,可以 得到 由静力平衡条件有 由于 ,没有力作用于节点3,因此 (2)让 , ,可以类似的得到 (3)最后让 , ,可以得到 (4)合成 上式可以简写为 上述过程可以用节点力平衡来完成。 为此,先写出单元的节点位移和节点力向量的关系式: 然后根据节点外力和内力(来自弹簧力)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 节点1 节点2 节点3 所得结果与前面的一样。 实际操作时: 根据系统节点总数 形成一个空的 阶矩阵 根据单元刚度矩阵中元素所对应的节点号码,把元素放入上述矩阵中去求和。 例如: 合成后的结果 三 方程求解(约束条件的引入) 前述刚度矩阵奇异,方程 无解。 原因:含有刚体位移。 如果要求解弹性变形,必须施加约束条件,比如 则方程成为 求解上式,可以得到系统各个节点的位移。 求出节点位移后,可以求出单元内力: 单元内力=单元刚度 (弹簧两端的相对位移) - 单元1的内力: - 单元2的内力: 由此总结出用有限元方法求解弹簧系统受力问题的基本步骤: (1)形成每个单元的刚度矩阵; (2)由各个单元的刚度矩阵按节点号叠加成整个系统的刚度矩阵; (3)引入约束条件; (4)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 (5)用每个单元的力-位移关系求得单元力。 [例] 如图所示弹簧系统由3根弹簧组成,k1=1200kN/m, k2=1800kN/m, k3=1500kN/m,节点1和4固定,在节点2和节点3处施加轴向力10kN和20kN,求节点2、节点3的位移和节点1、节点4处的作用力。 (1)杆单元的刚度矩阵 杆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为: 其中 所以刚度为: (2)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杆在平面上方向任意,单元节点位移 为了便于求解,建立两个坐标系:基于杆单元的 局部坐标系和用于描述杆系的总体坐标系。 单元局部坐标系 , 沿杆长方向,与总 体坐标系的 夹角为 , 垂直于杆长方向。 在节点1处: ;在节点2处: 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为 或 ——杆件不能承受与杆长垂直的力; ——杆件两端不会在 的作 用下,发生与杆长垂直方向的位移。 (3) 局部坐标系和总体坐标系的关系 为了根据节点的力平衡条件建立杆系总体刚度矩 阵,必须将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转换到 总体坐标系下。 节点1处: 两边同乘 ,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