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体温监测课件
第十一章 体温监测 麻醉学教研室-张锦英 氟烷-咖啡碱痉挛试验被认为是MH诊断检查的金标准。 试验方法:活检的肌肉(通常是股外侧肌肉2g)分别浸泡在1-3%的氟烷和咖啡碱溶液中,发生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张力异常增高。 MH.临床特征 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自主呼吸下呼吸急促、呼末CO2增高、PaO2下降。CO2是手术室最特异敏感指标。 典型表现:体温升高2℃/h,甚至40℃,肌张力增高,肌松剂不缓解。 未处理,出汗、紫绀、低氧、失常、酸中毒、循环衰竭、高血钾、凝血障碍、低钙、血红蛋白尿、肾衰。 MH.的治疗 立即终止手术,去除麻醉挥发罐,更换呼吸回路,纯氧高流量过度通气。 阿片类、镇静剂、非去极肌松加深麻醉; 迅速物理降温,至38℃;利尿、维持尿量2ml/h以上,给NaHCO3 2-4mmol/kg纠正酸中毒、常规胰岛素10U于Gs50ml静推环节高血钾,处理心律失常(禁用钙通道阻滞剂,加重高血钾) 丹曲林是治疗MH的特效药,可有效控制钙离子依赖性的肌肉收缩和高代谢状态。 用法:1-2 mg/kg, 每5min重复一次,直至PaCO2被控制,肌肉强烈收缩消失,高温下降为止。平均剂量及最大剂量分别达到2.5-10mg/kg。术后ICU监护至少48小时。 (四)体温升高的处理 病因治疗:原发病、清除感染、合理选择抗生素。 对症治疗:处理高热,减少能耗、氧耗 物理降温:额部、枕后、大动脉;冰袋、酒精、冰水灌肠、冰水浴、电风扇、冷气降室温等 维持水电:体温升高1℃ ,皮肤失液3-5ml/kg,中度出汗失液500-1000ml/日,大量出汗1000-1500ml/日。应及时补液。 * * 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 疾病影响体温:感染、甲腺危象 药物影响体温:颠茄类、麻醉药 环境影响体温:室温、敷料覆盖、 手术影响体温:输血、恶性高热 第一节 体温监测的方法 (一)玻璃内汞温度计:最常用,缺点准确性差,易碎,测量费时,不易读取。 一、测温方法 (二)电子温度计:精确灵敏、直接数字显示,可远距离测温。原理不同分为两者:热敏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探头随测温部位不同而异。 (三)红外线温度计: (一)口腔温度(oral temp):温度计于舌下。张口呼吸、测前冷热饮食可致误差;麻醉、昏迷、不合作者不适用。 二、测温部位 (二)腋窝温度(axillary temp):上臂紧贴胸壁,形成人工体腔,并将探头置于腋动脉部位,测得温度接近于中心温度。腋温比口温低0.3-0.5℃ (三)直肠温度(rectal temp):温度计于肛门深部,一般小儿2-3cm, 成人6-10cm。缺点是体温改变迅速时,直肠温度反应较慢,尤其体外循环下. (四)鼻咽温度(nasopharyngeal )和深部鼻腔温度:探头于鼻咽或鼻腔顶,反映脑温度。温度随血温变化迅速,适用于监测中心温度。缺点受自主呼吸气流影响,易粘膜出血。鼻—耳 (五)食道温度(esophageal temp):食道温度与心脏接近,对血温改变反应迅速,适用于体外循环下降、复温.小儿测温深度[10+(2x年龄/3)] (六)鼓膜温度(tympanic membrane ):鼓膜温度与脑温相关良好,是测量中心温度最准确的部位。探头置于鼓膜用棉花塞住外耳道。探头要柔韧,注意鼓膜损伤。 (七)其他部位测温: 皮肤温度:皮肤各部位温差较大,测其10点以上,取均值有临床意义。也可用4点法,即平均皮肤温度=0.3(胸部T+上臂T)+0.2(大腿T+小腿T) 皮肤温度可间接反映外周灌注状态。血管收缩心排量下降时温度下降;反之,灌注良好,温度上升 肌肉温度:恶性高热时肌肉温度升高先于其他部位具有诊断价值。 中心与外周温度梯度:是周围循环状态指标。当外周血管收缩及低心排,温度梯度增加;反之,当心排量增加时,外周血流增加,数值减少。 第二节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取决于自主性体温调节,及有意识的行为调节来适应环境 在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通过调节产热、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危重病人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内环境改变等,可致体温过高或过低。 正常体温: 口温37℃(36.2-37℃), 肛温37.5℃(36.5-37.7℃), 腋温36.7℃(36-36.7)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生理波动: 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 年龄:婴儿高,老人低,新生儿调节不完善。 性别:女比男高0.3,女性基础体温周期变化 肌肉:剧烈活动、肌肉收缩,产热体温升高。 药物:影响体温中枢或产散热过程,体温变化 生理性变化,范围很小,一般0.5-1.0℃ 发热:腋下温度37℃,口腔温度37.5℃ ,昼夜波动1℃以上。可称为发热。 二、体温升高 (一)体温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