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①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②歠其③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④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⑤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注】①淈(gǔ):搅浑。②歠(chuò):饮。③醨(lí):薄酒。④汶汶(mén mén):玷污。⑤枻(yì):船桨。
1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子非三闾大夫与????????? 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B.高余冠之岌岌兮
?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的渔夫是一个心平气和,不愠不怒,潇洒豁达,与世推移,超然物外,知天达命的隐者。
? B.文中的屈原是一个牺牲生命,坚持真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洁身自好,特立独行;忧国忧民,却又心力交瘁的人。
? C.本文结尾倾向于具有儒家思想的渔父。他以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否定屈原的坚贞自守。
? D.在现在的研究看来,渔夫已经成为一种隐士的代名词,这种人,应该是知识渊博,并且看清了社会的黑暗和不美,所以选择“独善其身”在污浊的世界里,保持生命的纯洁。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及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4分,共12分)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3)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答案
12、B(A.“与”通“欤”。 C.“泮”通“畔”。 D.“莫”通“暮”。)
13、A(A.名词作动词,拍打;BCD使动用法。)??????????? 14、C(“儒家”应为“道家”。)
15、(1)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举”1分,“是以”1分,“见”1分,句意1分)
?? (2)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干净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新”1分,“安”1分,“察察”1分,句意1分)
?? (3)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虽”1分,“岂”1分,“惩”1分,句意1分)
【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您为什么不也拨起泥土也把自己弄脏呢?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点酒糟和薄酒让自己醉呢?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干净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洁净的身体受到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汉水清澈呵,可以用来洗我系帽的带子;汉水浑浊呵,可用来洗我的双脚。”于是离开,不再和屈原说话。
注释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三闾(l)大夫:楚国官职名,掌管教育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宗族子弟。屈原曾任此职。是以见放,是:这。以:因为。见:被。淈(g):搅浑。《说文》:“淈,浊也。从水,屈声。一曰滒泥,一曰水出貌。”哺:吃。糟:酒糟。歠(chuò):饮。《说文》:“歠,饮也。” 醨(lí):薄酒《说文》:“醨,薄酒也。”。 成语:哺糟歠醨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沐:洗头。《说文》:“沐,濯发也。”浴:洗身,洗澡。《说文》:“浴,洒(x)身也。”洒,古同“洗”。察察:清洁,洁白的样子。汶(mén)汶: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