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危害及防治.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IABETES 低血糖的危害及防治 内七病区 张桂香 低血糖的定义与表现 1 低血糖的危害 2 低血糖的诱因 3 低血糖的急救与防治 4 主 要 内 容 糖代谢状态分类 糖代谢分类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血糖 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正常血糖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 6.1~7.0 7.8 糖耐量降低 7.0 7.8~11.1 糖尿病 ≥7.0 ≥11.1 低血糖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糖低于过低引起的综合征。 非糖尿病患者血糖 2.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糖 3.9mmol/L 流行病学 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避免低血糖发生 30-40%1型糖尿病患儿每年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 每周平均发作2次症状性低血糖,一生中可发作数千次。 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为1~1.7次/患者.年,可伴有癫痫或昏迷。 低血糖发生机制 低血糖“whipple”三联症 症状: 自主神经性改变(对低血糖的感知力) 肾上腺素能反应:心悸、手抖、焦虑 胆碱能反应:出汗、饥饿、感觉异常 神经低血糖症(大脑功能不全) 行为改变,疲劳,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昏迷,意识丧失 体征 面色苍白,出汗 低血糖 低血糖临床表现 低血糖分类 低血糖分类 严重低血糖 需要他人协助,伴有意识障碍 症状低血糖 血糖3.9mmol/L,且有低血糖症状 无症状低血糖 血糖3.9mmol/L,但无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的程度与危害 时 间 血糖 (mmol/l) 1.0 2.0 3.0 4.0 意识障碍 出汗,颤抖, 心慌等 抽搐 昏迷/死亡 患者可以自行处理 失去意识 轻度 重度 低血糖若不及时处理 ,将危及生命;如低血糖昏迷 6小时以上 ,则脑细胞受到严重不可逆伤害 ,可导致痴呆 ,甚至死亡 低血糖的危害 苏木杰效应 1型糖尿病患者4%死于低血糖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其他:眼睛、肾脏 社会活动:学习、就业等 低血糖的危害 苏木杰效应:低血糖后导致反应性高血糖,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低血糖危害 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危害 心率增加 脉压增大 静息期心肌缺血 心绞痛 心梗 低血糖危害 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低于2.1mmol/L)的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 低血糖危害 眼底出血、视网膜受损 肾脏: 急性血糖减少22%的肾血流 降低19%肾小球滤过率 肾衰 低血糖危害 开车:血糖3.9mmol/L驾驶能力受损 上学: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 低血糖的诱因 传统危险因素 对抗低血糖的防卫机制减弱 社会因素 低血糖的诱因(传统) 儿童低血糖发生的常见原因 开饭迟了…… 运动量太大了…… 学习太紧张了…… 打过针了,吃饭迟了…… 前一餐吃少了…… 胰岛素打多了…… 低血糖的处理流程 15-20 g糖类食品 “五驾马车” 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 低血糖预防策略 1、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谨慎地调整剂量。 2、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 3、运动量增加: 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4、酒精摄入: 尤其是空腹饮酒: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低血糖预防策略 5、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生低血糖: 应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并适当调整血糖控制目标。 6、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应积极仔细寻找原因 7、糖尿病患者: 应常规随身备用碳水化合物类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控制目标 血糖(mmol/L) HbA1c(%) 理由 餐前 睡前/夜间 幼儿—学龄前期(0—6岁) 5.6—10.0 6.1-11.1 7.5—8.5 脆性,易发生低血糖 学龄期 (6—12岁) 5.0—10.0 5.6—10.0 8.0 青春期前低血糖风险相对高,而并发症风险相对低有严重低血糖风险、需要考虑发育和精神健康、如过多考虑低血糖发生,能达到 7% 以下更好7% 以下更好 青春期—和青少年期(13—19岁) 5.0—7.2 5.0-8.3 7.5 血糖管理目标 THANK YOU .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