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员工为什么离开你?
好员工为什么离开你?
员工的流失是件管理者极为头疼的一件事。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估计,总体而言,基层员工离职让组织付出的代价大概为其年薪的30%~50%,中层员工离职让组织付出的代价大概为其年薪的150%,而高层员工离职让组织付出的代价大概为其年薪的400%。
好员工的流失还不仅仅是高成本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如果好员工都不在了,企业的未来在哪。那么,如果留住好员工?笔者曾写过一段文字《是什么使员工痛苦离职?》,讨论了这个话题。今日再做几点讨论。
员工的信任感的建立
没有谁愿意跟从一个不值得信任的领导者。一家公司要留住好员工,就要塑造一个充满信任的氛围,与员工建立互信的关系,让员工感觉到,他的领导者是值得信任的。
领导者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要懂得员工永远都比你聪明。你可以做到欺骗一个员工,但是你做不到欺骗所有员工。你可以做到欺骗所有员工一时,但是你做不到永远欺骗所有员工。和员工耍小聪明,输家一定是领导者。
对于领导者而言,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做。员工的信任感不是从你的语言中来的,而是从你的行为中来的。显性的ldquo;说的rdquo;与ldquo;做的rdquo;不一致,还好处理,只要领导者不随意承诺,承诺了就兑现即可。难的是隐性的ldquo;说的rdquo;与ldquo;做的rdquo;不一致。
一个人的名义理论(说的)与行动理论(做的)自己往往意识不到,比如你说ldquo;双手改变命运rdquo;,然后却从外部聘请管理者,这就是名义理论和行动理论不一致。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坚决不从外部聘请管理者,就是保持与其ldquo;双手改变命运rdquo;的理念一致。这需要领导者更多的自我反思。
员工人力资本的增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员工追求学习、成长、自我实现,谁会喜欢不死不活的状态,如果企业不能帮助员工成长与自我实现,那么他自然会离开。可以思考两个问题:
员工成长问题:某员工现在的薪水是A,职位是B,那么一年后,如果这位员工去找工作,他的薪水比A提升多少,职位比B提升多少。如果没有提升或者提升很少,那么员工就有动力离开,因为他没有成长,他的人力资本没有增值。
自我实现问题:某员工如果去了行业中最优秀的公司,那么他可以实现多少自我价值,可以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如果高于本公司,那么就说明这位员工的价值没有得到更好的释放。同样,他也有动力离开。
拿当年李开复离开微软、选择谷歌来说,李开复看重的是学习谷歌的创新模式、增强在中国的影响力。而这些不是微软所能提供的,所以离开微软。所以说,企业要建立员工学习与成长的机制,给员工机会,帮助员工成长,增值、自我实现。
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与归属感
目前,企业为了留住好员工,最常见的做法是提高薪资。这可以留住员工一时,但是再多的薪水,经过一段时间,员工都会感觉是理所当然的。薪水是无法提供长期激励和满意度的。
虽然,现在员工要买房子、车子、培养孩子,对利益更敏感。但是人的社交需求和归属感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企业不能满足这一点,员工终究也是要离开的。
最近我接触的到一家企业,其员工有很多跟从公司发展十几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家充满爱心。老总每年都会带领高官团队到员工家探望,他们只称之为ldquo;家访rdquo;。公司会请心理专家,给员工及家人做心理辅导,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这家企业有一个ldquo;家基金rdquo;,当员工遇到困难的时候,公司都会给予帮助,今年一个患了癌症的普通员工,就得到了ldquo;家基金rdquo;的帮助。老总对员工是一种自己孩子的感觉,把自己的工作视为ldquo;为了三百多个家庭的幸福rdquo;(这家公司有三百多位员工)。一直努力和员工实现一个梦,那就是有一懂公司家属楼。试问,你愿不愿意在这样的公司工作?
现在一些企业存在一个误区,过于崇拜市场的高能激励,希望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转换为市场经济交换关系,这是违反经济学常识的,只能徒增企业的交易成本,只能撕裂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只能让员工找不到归属感。
给员工自由、自主和拓展
人追求的是自由,而不是约束,追求的是自主,而不是控制,要的是拓展,而不是限制,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健康心理的必然。然而,企业往往逆之而为。如果一位员工的心理健康无法实现,那么,他还会继续留下工作吗?就算留下,又能带来多大的工作价值和贡献?
曾有一位充满创意的工程,在杜邦工作了17年,但他面对的是严格僵化的程序的约束,是官僚主义的压制,热情得不到释放,创意得不到实现,眼睁睁的看着充满前途的业务被忽视、被废止。无奈之下,他选择了离开。这个人就是比尔。戈尔,他离开杜邦后创立了戈尔公司,希望实现ldquo;零官僚主义rdqu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