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座谈课外读物的选材
漫谈课外读物的选材
——徐淑兰
??? 前几天,我把家里以前女儿看过的《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中学生创新作文》等杂志带到了班里,随意散发给了几个学生(这些杂志曾是女儿的最爱),想看看是否他们也喜欢。
??? 出乎我意料的是,今天我一走进班级,就有好些同学围着我问我要杂志,说他们还想看。即使连平时不怎么读书的同学也在排队等着看。看着这些等着看杂志的同学,我真的挺感动。我带杂志的初衷只是想试试看,也有抛砖引玉的想法,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热情很高。这仅仅是“书非借不能读也”的原因吗?我想不完全是。那么为什么好多同学家里的那些名著和作文书籍被束之高阁而他们却在班里排队等着这些杂志读呢?其实关键问题我想还是兴趣问题。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被教育工作者说烂的话在今天依然有很有说服力。
??? 我们先来谈谈那些名著,且不说外国名著中那些令孩子们读起来冗长拗口的名字,就说我国妇孺皆知的四大名著吧。《红楼梦》这部书成书于清代,是四大名著中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最近的一个,从语言上来说,这部书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也较为流畅,基本接近我们的白话,但其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许多人看的晕头转向,理不清其头绪。《西游记》这部书因其成书于明代,语言上较《红楼梦》稍有些晦涩,虽能以离奇的情节,奇诡的想像取胜,但对于从小看着《西游记》电视剧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其文字的诱惑力却大大减少。最后谈谈《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都是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最早的白话章回小说(说是白话小说,其实语言还是半白半文,是文言向白话的一种过渡),这种语言特色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来说,亦近乎文言。九年级课本里节选的《三国演义》中的《隆中对》和《出师表》均是被当作文言文来学习的。节选自《水浒传》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经过精心改编后才被编入教材的。由此足见,让这些初中还没毕业的孩子自觉去阅读动辄几百万字的名著,别说是没他们没兴趣,即使有兴趣也还是需要一定的恒心和耐心的,更何况紧张的学校生活使他们也没足够的业余时间(当然,我也不否认,其中也有文学修养较高的学生,但这毕竟是少数)。
??? 我不知道老师们和家长们读过多少名著,我在此只谈谈我读名著的感受。既是名著,当然有其毋庸置疑的价值,她们都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珍珠,是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但名著(我指的是原著)中也不全是精华,也有糟粕的东西存在。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中,有些描写就不适合孩子看;《水浒传》中一些所谓的英雄好汉在宋江做梁山泊寨主之前也无非是一伙打家劫舍、横行江湖的强盗;《三国演义》中也多处写到死人显灵和无端的凶兆、吉兆等迷信事件,这些东西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不见得是有益的。
??? 那么这样说来,名著是不是就不看了?当然不是。名著要看,但要有选择地看,要选一些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和阅读水平的版本,没必要非要一步到位非原著不可,且一定要循序渐进,且不可拔苗助长。现在书店里有不少青少年版的名著,这样的版本已经过改编,语言和内容都很适合他们,他们也很容易接受,至于说原著,等他们以后长大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强了再去品读,也未为不晚。不管什么书只要只要内容健康,他们有兴趣、乐意读就是物有所值。否则,再好的名著,孩子不读,其智力投资的收益仍然是零。
??? 现在来说说作文书。这类书,市场上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孩子们一般都不缺。但这类书往往是“天下作文一大抄”,内容上也是千篇一律,为孩子选个一两本就足够了,有时候为应试的需要他们会看上两眼,但对此不会有太多兴趣。
??? 所以说,要想让孩子自觉去读书,还需在他们的兴趣范围内选择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
??? 那么,究竟哪些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呢?这也要看孩子各自的兴趣爱好。
??? 童话、神话、寓言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但这类书籍常常被此阶段的家长所忽略,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大了,这类书有点“太小儿科”了,殊不知这类书是常读常新的。童话里的梦幻世界是孩子们永远追逐的乐园,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会继续成为他们作文的重要素材。丰富多彩的神话是人类文化的源头,是后世作家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之源,读这类书,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后世作品。寓言更是小故事寓大道理。如果你读了《伊索寓言》,你就会发现他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看的,更适于成人,里面的道理相当深刻,发人深省。所谓“引经据典”,我认为这些书永远是经典。
??? 其次是一些比较贴近他们生活的作品。比如一些校园小说和我上面提到的几本杂志。还有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如郑渊洁、周锐、秦文君、杨红樱等人的作品。这几年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风靡全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类书书店里都有上架,我们不妨从这几方面着手为他们的课外阅读选材。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