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良质量苦楚不再
改善质量痛苦不再
改善质量痛苦不再─评不流泪的品管
1. 前言
过去,「提高质量必增加成本」的观念,一直为美国企业界深信不疑。但是,曾任ITT公司副总裁、且为著名品管专家的克劳斯比(Philip B.Crosby)却根据三十四年的品管经验,写成「不流泪的品管」一书,推翻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
他指出,如果下定决心改善,提升质量可以免费。
过去几年,部份有识之士不断鼓吹工业升级的理想,而另一方面,台湾所面对的却是仿冒与投机之风并不见稍减的现实。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是需要挥刀一割的矛盾,如果能斩断这股矛盾,就能心平气和地只问耕耘;如果剪不断,工业升级终将渺不可期。
类似的矛盾,也曾以另一种形式在七十年代的美国出现,当时美国的工业界眼睁睁地看到以电视为主流的家电产品市场,被高质量的进口日货打得阵脚大乱,当时美国国内一方面有提高质量的呼声,另一方面却又有提高质量势必提高成本,而使兢争力更形脆弱的顾虑。
这样的顾虑似言之成理,但是时任ITT副总裁的克劳斯比(Philips B.Crosby)却独排众议,针对这种顾虑而提出「品管免费」(Quality Is Free)的看法。这种看法从1979年起随着「品管免费」这本书的发行及畅销,而加速了美国工业界对质量的觉醒与认同。五年来,「品管免费」这种看法,到底对美国工业界造成了那些影响与贡献?克氏以一本新着──「不流泪的品管」(Quality Without Tears)作为响应,其实书名本身就已画龙点睛地指出,提高质量对美国的部分企业家而言,已不再是痛苦的抉择了。
2. 品管迷思
事实上,美国企业界过去那种提高质量会造成成本上升,而削弱竞争力的想法,是由一些习焉不察的品管迷思(myth)所造成的,其中最容易将人导入歧途的迷思包括:
一.边际效益的想法:
基本上,妨碍质量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人公然轻视质量。事实上,几乎每个人都承认质量很重要,但是提升质量为何会遭遇障碍呢?因为有太多的人是从边际效益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当不良率高达50%时,他们都支持将不良率降到20%,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努力有利可图。接着,若要将不良率由20%降至10%,仍不乏支持者,至于再降到5%呢?有人开始认为这种努力得不偿失。
如果继续推算下去,我们就会发现边际效益的想法愈来愈占上风,这种想法就像无情的筛子,随着不良率的下降,它逐步筛去改善质量的支持者,当公司改善质量的支持者被筛成少数时,这个公司的不良率就自然面临了无法突破的障碍。
了解这种背景,就不难明白,为何1961年当克氏提出「零缺点」的构想时,会被大多数美国的企业领袖,甚至品管学者批评为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大加挞伐。
抚今思昔,可以了解到,若没有这套「含混的品管经济学」(克氏语)从中作梗,那么今天在美国蔚为风气的质量革命,早该在二十年前出现了。
二.目前的赚赔:
衡量美国企业经营者成败最简单的指标,就是财务报表,每一季的损益都可以决定经营者的升贬去留。因此,无形中许多公司经营者最关心的只是目前的赚赔,所追求的只是眼前的利润(Profit at zero hour)。
在这种前提下,任何改善质量的构想都面对着相当不利的处境,因为任何质量改善的构想,所能回报公司的都是递延的利润(Profit beyond zero hour),但是所求于公司的却是要马上付出的投资与代价。换言之,也就是会立即影响目前的进度或成本,试想有多少企业经营者,真肯为了公司长期的利益,而赌上个人眼前的成败呢?
克氏身为美国人,而且位居美国顶尖大企业的副总裁,他对这种问题当然有更切身的体认,所以他才会率直的批评:「导致美国品管发生问题的典型决策,常肇因于一个管理上的毒瘤,这个毒瘤便是以短视的决策来解决进度或成本方面的问题。」对国内的部分企业而言,经营者本身就是大股东,他们不会面临被某一季的损益表炒鱿鱼的压力,这是对他们十分有利的因素,因此在我国质量革命应该更容易蔚为风气。
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是为害最烈的一种质量迷思,还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想法。当然人都会犯错,可是犯错的原因及犯错后的心态,值得进一步推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想法,常将我们导入视犯错为理所当然、犯错后也蛮不在乎的方向,以至于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因而断送了一切质量改善的前途。
为了破除这种谬误的后遗症,克氏一面幽默地质问:「是不是每个月都会有几次进错了家门?」一方面锐利地剖析:「酿成错误的原因有两种:缺乏知识和漫不经心,知识是能估量的,也能经由经验和学习而充实改进。但是,漫不经心却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唯有经由个人彻底的反省觉悟,才有可能改进,任何一个人只要决心小心谨慎避免错误,便已向零缺点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产“策划三论”.doc
- 房地产企业经济治理的剖析及办法.doc
- 房地产任务策划流程.doc
- 房地产告白常用物料小释.doc
- 房地产告白楼书之湛蓝海岸.doc
- 我的课件 第22课 羚羊木雕.ppt
- 房地产楼书-天目国际村楼书.doc
- 房地产开辟公司薪酬轨制.doc
- 房地产用电数据.doc
- 房地产楼书该如何做.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