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卡斯特罗与他渐行渐远时代
卡斯特罗和他渐行渐远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革命者们是纯粹的全球主义者,他们憎恶国家人为形成的边界,视其为约束人力自由发展的藩篱,力图消灭阶级差别,主张世界大同。这个时代的抗议者则是形形色色的反全球化分子的大集合,他们希望关起家门来过小日子,把其他族裔、信仰、国家的人民视为洪水猛兽,其所念念不忘的其实就是能当上剥削阶级或者最差是个中产阶级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25日,90岁的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国家财政支出比例一直被局限于10%以内;他一直主张分配正义,但对于贫困下的正义与富裕下的不平等究竟哪一个会被民众接受,他到了晚年却不再确信;他一直与“庞然大物”搏斗,却在猪湾入侵、导弹危机、苏东巨变乃至新干预主义的风波中平安度过……
卡斯特罗一生中交织缠绕的矛盾,犹如他曾经战斗过、如今安息的土地。无人知晓他的盖棺定论为何,但拉丁美洲的这片土地上所孕育出的文化情感、政治诉求及政治理想犹在。菲德尔之前,这里产生了圣马丁、玻利瓦尔、庇隆……卡斯特罗之后,这里又出现了查韦斯、莫拉莱斯……某种意义上,无论对与错、功与罪,卡斯特罗与拉丁美洲的这片土地共生共息。 反独裁、反殖民的革命英雄
卡斯特罗崛起于拉丁美洲激进主义革命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以反独裁、反殖民的英雄形象崭露头角,以两大阵营对垒时代的左翼先锋形象闻名天下。无此时代背景,则无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卡斯特罗;无卡斯特罗,则时代亦少了很多绚烂色彩
卡斯特罗的前半生经历已经流传甚广,且争议较少。少年时,这位家境富裕的庄园主之子就胸怀澄清天下的大志,而在读大学时,他就已经在古巴名声鹊起。1952年,26岁的卡斯特罗为推翻巴蒂斯塔军人独裁政权,和一群少年伙伴冒险攻打蒙卡达兵营。行动失败后,被捕的卡斯特罗在庭审时高呼:“判决我吧,没有关系。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举国震惊之下,残暴的巴蒂斯塔也只能在1955年释放卡斯特罗了事。1959年,流亡海外并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伙伴的卡斯特罗卷土重来,成立革命政府。彼时的卡斯特罗并非共产党员,他首访的目标是美国而非苏联。直到美国正式宣布不肯放弃在古巴的近乎殖民性的政治经济特权,卡斯特罗才于1961年正式宣布古巴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从此,卡斯特罗成为那个时代的共产主义者群像中的一员。他在政治、经济政策上按照那个阵营的通行模式做事,并随着那个阵营的震荡而自我调适。他犯过苏联模式下各社会主义国家都犯过的错误,但却灵活地使自己在每次调整中都没有走向极端
少壮时期的卡斯特罗仪表堂堂,胆气过人,因此成为当时的社会主义者群像中非常惹人注目的角色。1960年2 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访问古巴见到卡斯特罗后大为心折,竟发出了“ 我感到我又恢复了青春”的感叹。如今的史料已经证实,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导弹进驻古巴并非卡斯特罗请求,赫鲁晓夫冒险想要把导弹运过去时还担心古巴基于自身安危不接受,驻古巴大使阿列克谢耶夫也不无蔑视地猜测,“他(卡斯特罗)会被吓着,我认为他不会接受。”
面对一个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卡斯特罗却云淡风轻地表示,“古巴不认为古巴需要导弹保护,但无意因为朋友之间常有的一些不大的分歧而拒绝接受导弹。”从此之后,卡斯特罗走上了他一度极力避免的直接对抗美国之路,并一路坚持至生命最后一刻
卡斯特罗性格复杂,但灵活变通。他最初希望与美国和平共处,甚至在赴美访问时保证其政府中没有一个共产党员,直到事不可为后大转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他知道只有靠向苏联那样的大国才能真正从中渔利。卡斯特罗最初不热衷于革命输出,但在其弟劳尔
当时古巴人口不过700万,卡斯特罗清楚古巴的国力局限,一直拒绝过度消耗本国预算投向军事领域,并为此不惜和好朋友切60至80年代卡斯特罗的大名。 共产主义阵营中的螺丝钉
能够给英雄带来伤痛的只有时势。随时光老去,英雄生白发,是自然的大势;时代变幻,政治鼎革,则是社会的大势。苏联旦夕间解体,古巴困局立刻陷入到卡斯特罗也无法解决的境地
古巴从未建成过一个独立自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也从未实现过真正的进出口平衡。卡斯特罗如今饱受诟病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懂经济”,这种指责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在一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年代,卡斯特罗所承担的革命责任并非只是捍卫古巴革命那么简单。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美利坚的腋下”,以兵微将寡之力代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对抗西方霸主,并承担向拉丁美洲、非洲输出共产主义的国际责任
需要强调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东方阵营,是一个在嵌入性和社会分工层面更为严密、彻底的全球化集团,这个集团在哲学层面对国家主权原则有所取舍,因此在政策层面更重视资源的全球配置。古巴没有独立且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在今天看来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弊病,但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从这一意义上讲,古巴曾经比今天的任何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