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象与气象学
气象与气候学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相互作用下,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 气候以天气为基础
② 天气不同是以气候不同为背景
天气变化快,变化周期短,气候相对较长。
第二节
1.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生物圈。
其中大气圈是主体部分,也是最可变的部分。
大气的组成:水汽、干结空气,大气气溶胶粒子。
大气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第三节
1.。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云量、降水、能见度等。
(在此强调风)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第一节
1. 有关辐射的基本定律
⑴基尔荷夫定律
其表明:在一定波长、一定温度下,一个物体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同温度、同波长的放射率。即辐射能力强的物质,其吸收能力也强。黑体吸收能力最强,所以它是最好的放射体。同一物体在温度T时它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在同一温度下也吸收某一波长的辐射。
⑵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对各波长的放射能力都相应的增强。黑体的总辐射能力与它自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呈正比。
⑶维恩位移定律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
第二节
1. 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2. 影响其的主要因子:地面温度、空气温度、湿度和云况。(图2?13)p34
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
吸收(相对最弱)、散射(次之)、反射(作用最强)。
第三节
1. 气温的非绝热变化:传导、辐射、对流、湍流、蒸发和凝结
2. 气温的绝热变化;
干绝热过程:当升、降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
湿绝热过程:饱和湿空气绝热上升的减温率。
气温绝热上升单位距离的温度降低值称为绝热垂直减温率。
另外要会简单的计算。在干绝热过程中,气块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1℃;湿绝热中,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3. 大气稳定度:气块受任意方向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4. 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基本方法:
当r﹤rd,若△z﹥0,则a﹤0,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层结是稳定的;
当r﹥rd,若△z﹥0,则a﹥0,加速度与位移方向一致,层结是不稳定的。
当r= rd,a=0,层结是中性的。
综上可得以下结论:
⑴ r愈大,大气愈不稳定;r愈小,大气愈稳定。
⑵ 当r﹤rm时,不论空气是否达到饱和,大气总是处于稳定状态,因而称为绝对稳定;当r﹥rd时,则相反,称为绝对不稳定。
⑶ 当rd﹥r﹥rm时,对于作垂直运动的饱和空气来说,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作垂直运动的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处于稳定状态。这种情况称为条件不稳定状态。
5. 海陆增温与冷却的差异:
⑴在同样的太阳辐射强度下,海水吸收的太阳能多于陆地吸收的太阳能。
⑵陆地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较薄的地表面上,而海水所吸收的太阳能则分布在较厚的水层。
⑶海面有充分的水源供应,以致蒸发量大,失热较多,使得水温不易升高。
⑷岩石和土壤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
6.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日之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一个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和其他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日较差夏季大于冬季;海上小于大陆,阴天小于晴天。
气温的年变化:
由于地面储热的原因,使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不是太阳辐射最弱和最强的一天,也不是其最强和最弱所在的月份,而是落后1-2个月。北半球中、高纬内陆气温一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则是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与最高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其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气温年变化按纬度的划分:
⑴赤道型
⑵热带型
⑶温带型
⑷极地型
7.气温的水平分布: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三,即纬度、海陆、高度。
赤道气温最高,向两级逐渐递减。
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
四种逆温:
⑴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
⑵湍流逆温
由于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而形成的逆温
⑶平流逆温
因空气的平流而产生的逆温
⑷下沉逆温
当某一层空气发生下沉运动时,以及因气层向水平方向的辐散,使其厚度减小。当下沉到某一高度时,空气层顶部的温度高于底部的温度,形成逆温。这种因整层空气下沉而造成的逆温,称为下沉逆温。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1.饱和水汽压:饱和空气的水汽压
影响饱和水汽压的因素:
⑴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楼盘楼书文案.doc
- 某单位LED照明改造方案.doc
- 林业碳汇与气候变化.pdf
- 某展会提案.pdf
- 林业管理信息化.pdf
- 某快题设计评卷师长教师的自白.doc
- 某电机厂污水处理工程调试方案_secret.pdf
- 某商场一天播音稿.doc
- 某石化监控指挥调度系统1.doc
- 某豫剧团绩效薪酬改革案例.doc
-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提优测评卷(试题+答案与解释)2024-2025学年统编版.docx
- 五年级下册语文 期中提优测评卷(试题+答案与解释)2024-2025学年统编版.docx
-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提优测评卷(试题+答案与解释)2024-2025学年统编版.docx
-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提优测评卷(试题+答案与解释)2024-2025学年统编版.docx
-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八单元提优测评卷(试题+答案与解释)2024-2025学年统编版.docx
- 汽车机械基础 课件 模块二单元一 构件静力分析.pptx
- 汽车机械基础 课件 模块五单元五 其他常用零件.pptx
- 数据资产管理理论深度解析.pptx
- 唑来膦酸用药经验病例.ppt
- 通信原理:模拟信号数字化PPT教学课件.pptx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